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石榴花染红了五月,栀子花醇厚的香气袅袅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叶和艾蒿清香,又是一年端午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端午的节味远比中秋浓。端午那天妈妈会给我穿上带有蜘蛛、蜈蚣、蟾蜍等动物图案的黄底花布衫。

石榴花染红了五月,栀子花醇厚的香气袅袅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叶和艾蒿清香,又是一年端午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端午的节味远比中秋浓。端午那天妈妈会给我穿上带有蜘蛛、蜈蚣、蟾蜍等动物图案的黄底花布衫。把鸡蛋和迷你小粽子装进彩色丝线织成的网兜里,挂在我脖子上,然后再用雄黄在我额头上画一个王字再把菖蒲和艾蒿挂到门框上,在屋前屋后洒些雄黄酒。我不知道妈妈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不过邻家的阿姆、婆婆也都是这样做的,我相信一定有它的道理。后来听老人们说:菖蒲是斩妖除魔的剑,雄黄可以驱邪避秽,让鬼怪现出原形。
端午那天是不用上学的,私塾的老夫子也被请来吃饭。席间他自然要对我夸奖一番,此时要算妈妈最开心了,频频地给先生斟酒。连说:先生辛苦。午饭后,妈妈会带我们去看戏,镇上的戏院里,端午那天演的一定是《白蛇传》。白娘娘就是在端午喝了许仙的雄黄酒,才现出原形的。
随着年岁的增大,慢慢地接触到一些关于端午的历史传说和文人诗词。唐人文秀在其《端午》诗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原来端午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李静山在其《端阳》诗中有这样的描述:“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说明端午喝雄黄酒,插菖蒲、艾蒿的习俗由来已久。
习俗是一种文化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我们怀念屈原,更多的是对他精神的缅怀。闻一多先生说:“最使屈原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对象是他的行义,而不是他的文采。”行义指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他的行为和品德吧。比如他的爱国忧民、修身洁心和不屈不挠。
强调修身,是屈原精神的亮点,他将修身提升到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在屈原看来,修身是治国的前提。屈原以实践真理为己任,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忱,即使遭受挫折也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由于时代的局限,屈原壮志未酬,他选择了投江明志。这是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矛盾冲突的结果。在这种矛盾冲突中,自杀象征着屈原对生命价值的最严肃估量。他选择汨罗江作为他人生终极之地,也表达了他不愿离开故土的爱国情怀。这是千百年来,他能得到人民热爱和尊重的原因。但活着总还存在希望,死了就表示彻底的放弃。这一点他也许不及和他同属楚国,也有着类似遭遇的伍子胥。伍子胥选择逃亡,最终灭了楚国,实现了一雪家仇国恨的夙愿。但伍子胥的结局也不好,夫差偏听偏信,迫令伍子胥自尽。死后还把他的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这个城门就是现在的苏州胥门。据说伍子胥也是死在农历五月初五,于是吴越古地的民众,说端午纪念的是伍子胥。伍子胥的确当得起英雄的的称号,不过他灭了楚国以后,还对已经死去了的楚王鞭尸掘墓,总觉得却了点宽容精神。
撇开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伍子胥最终实现了他颠覆楚国的复仇梦想,这对他个人来说也就足够了。所以一个人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得好好地活着,这也算是缅怀屈原的一点题外之想吧。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物是人非,孩提时代盼望端午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叶和艾蒿清香,依然使人浮想联翩。忽然想起唐人殷尧藩关于端午的那首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诗人的意境,不经岁月沧桑,恐怕是很难体会得到的。20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