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不曾想象,那是收放千军万马的力量,从自己的跨下悄悄地穿过;不曾紧张,那是平定万里河山的巨将,从自己跨下,平静地爬过;不曾想象,那是定格天下的大王,从自己跨下安静地钻过……不曾想象,赖皮耍大将,无赖欺在
不曾想象,那是收放千军万马的力量,从自己的跨下悄悄地穿过;不曾紧张,那是平定万里河山的巨将,从自己跨下,平静地爬过;不曾想象,那是定格天下的大王,从自己跨下安静地钻过……
不曾想象,赖皮耍大将,无赖欺在王的头上。太岁头上动土,这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这是一个怎样的下场?
跨下之辱!跨下的屈辱!也许今天你能轻易说一句——忍辱负重。但实际你的心里可能却记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余闻新沐者必弹其冠,新浴者必整其衣……;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男儿膝下有黄金;是可忍,孰不可忍……所有这一些,纵然无形,但却是一股强大无比的力量,叫天下之人绝对臣服。古往今来,能战胜这股力量的有几人?
韩信算是当之无愧的一个,堂堂男儿,当着一街市民,从一个无赖的跨下,从容地钻这,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啊!不过他还好,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而且没有皮肉之苦;而另一个人——孙子,为同们师弟庞涓忌才妒能,剜其膑骨,刺字于其脸,完了投入狱中,一举一动还受到严格监视。也许你还记得“围魏救赵”,就是这么一个被魏将庞涓弄得半死不活的人,创造了这个兵家奇技。孙膑在这场战斗中,于马陵神话般地结束了庞涓的性命,抱了膑刑之仇。庞固知其才能高过自己而起歹心,他又怎么会让孙膑出来并且打败自己呢?原来孙子除了忍受膑刑之痛、辱、苦,还有一段“猪圈”之辱。
孙子孤身一人,被庞涓弄断了双腿,还把他严密监禁起来,自度无以盼望出现获救的奇迹;于是佯疯,以降低敌人的警惕。狡猾的庞涓为了检验孙是否真疯,于是令人将其托到猪圈里去,看孙怕脏不。孙膑披头散发,就计睡在猪屎猪尿上。庞见此逐放松警惕,孙膑获得适当的自由——可以在市里游“走”。为了彻底让庞涓不疑,逃离魏地,孙每天都回到猪圈里去睡。久之,庞涓遂不再疑,孙才得逃脱他的魔爪;并且后来通过“围魏救赵”在马陵干净利落地了结了庞涓这个同门败类。
相比跨下之辱,此辱大甚矣。长期忍受皮肉之苦,还要斗智斗谋,亦凡夫俗子能为也。也许比起孙来,另外一个人又要好一些,既有自由,又没受皮肉之苦;但是20年如一日,“卧薪尝胆”,也绝非常人所为。
勾践本身贵为天子,明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即血溅三族。但是所有心灵的痛苦与屈辱,都通过20年的胆汁化为了不朽的力量——勾践成功了,而且仅任三千越甲就战胜了夫差十万大军,一雪前耻。
忍受膑刑之痛,卧薪尝胆之苦,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跨下子辱,原本也算是一件小事,而且也可以不选择非要这样做;但与前者一样都成了历史的符号,被人们一起永远记在心中。虽然人们表面上说“忍辱负重”,但内心多少还是有一些难于接受。尤其是当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简直是绝对地不能接受。这时人们轻蔑它,鄙视它,视它为耻辱之极……
然而千百年来,几人曾经思量,跨下有多大的力量?
信少失父母,常见欺于人,安理说性格应该比较孤僻,自尊心比较强,感情比较脆弱才对。但是,他战胜了这一切世俗的力量,内心聚集了波涛凶涌,移山倒海、摧山拆地的力量。这股力量支配着他,让他站在地上感觉比天高,走在人前感觉比地厚,眼前总是鹏程万里的空旷,内心都是前程似锦的辉煌。
所以乡邻“不务‘正业’”的讥讽,大男人接受漂母济食的反差,无赖跨下之辱的愚弄,在信的心中,不过是过眼云烟,辉煌前的几粒沙尘,遮不住前面的风景。
这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从一个无赖的跨下得以鉴证!这是多么坚定的一个信仰,在一个瞬间的爬行得到提升!这是多么从容的一个神态,在一个闹市里得到反衬。
一个人心中到底有多大有力量?没有人估量。心中有一条小溪,明天你就能吃上虾米;心中有一座大山,明年你就能行走在绿林间;心中有一座宝藏,十年后你就能金玉满堂;心中有天下,百年后,你就能永驻人间。但是在这之前,战胜“跨下”的力量也必需出现。
一颗至高,至远,至仁,至善的心,也许她不能让你惊天地,泣鬼神;但她绝对是你最有力有的战舰——只是你愿不愿意去打造自己的这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