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当今社会,公益事业每到社会出现重大灾难的时候,如雪灾、地震。从公司到个人、从企业到个体、从国家政府到普通百姓,大家都在奉献爱心,公益事业如政府机构红十字会,如个人发起的壹基金,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公益事
当今社会,公益事业每到社会出现重大灾难的时候,如雪灾、地震。从公司到个人、从企业到个体、从国家政府到普通百姓,大家都在奉献爱心,公益事业如政府机构红十字会,如个人发起的壹基金,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公益事业似乎正在蓬勃发展。
想到公益便第一想到的是募捐,跟钱利益挂钩了,我们不需要说人人都得捐钱捐物,这样会吓到很多人。其实社会真的有很多人有爱心,没资金,这不是矫情,人家会说一块钱至少得有吧,确实,一块钱大家都有,连地震时一位善良乞丐都捐赠了103元。可要是真的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捐赠了1块钱,那杀人的目光和无情的口水谁能够抵挡得了?摘抄80后作家韩寒的一段:
“在地震最早时候,也就是北京3点9级,中央台记者说,暂时没有人员伤亡报道,成都市容市貌还在的那个时候,我就想先捐款5000元,因为我的卡在外地取现金的权限只有5000。现在想来,幸亏没有在第一时间捐5000,要不然现在还不被人笑死。捐了钱还留下一生的污点。”
捐5000被笑因为他是名人,普通人是比不了的,但是如果真的只捐“一块”,相信不止是被人笑那么简单了。
再分析下普通人士们,有觉悟不高的,有不信任公益机构的,各种因素的都有,我身边就有个漠不关心的。他是打工阶层,并不是没有爱心,他觉得人家捐赠几个亿的、几千万的,他自己那点小钱够什么?多也不多,少也不少,自己每月的生活都成问题,捐了也丢不起这人,从小到大,不知道捐了多少,做过多少好事,自己曾经穷得没饭吃也没见人家帮助,死了也没人问津,何必再掺和这些事情?不管他的思想狭隘也好,自私也罢,这类人不在少数。但他们能有这样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新闻里有个标题为唐山地震孤儿,捐出自己一半家产,好几个亿。他这个举动也不难理解,自己深受当年政府与人民的大恩,没有当年人们无私的救助,自己也许已经不在了人世。这样想比较,即使全部家产又算得了什么?相比之下,被授予恩惠的与给予恩惠的两种人,他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也许等到哪天,人们自己也经历了惨痛事件或者受过帮助后人才真的会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
在雪灾地震期间,尽管网络、电视一切的传煤都在大肆渲染公益慈善。要都说是商业作秀,我会被人骂死,实际情况是什么没办法得知。也不重要,毕竟人家是真的献了爱心的,巨款比起自己那点微薄之力,给他一点额外的方便也算是共赢了。抛开一切调查结果与比例数据,生活中,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边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如同皇帝的新装一样,都心知肚明了。明星、商人、企业、富豪、政府机构等等,毕竟是十三亿人群的少数群体。尽管铺天盖地的种种活动多少能鼓励与感动一部分人参与进来,但是在这个经济科技发展飞速的时代,除了极大的不幸与人间悲剧和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与良知,使得大家能奉献之外。那些失学儿童、那些残疾同胞、那些绝症患者、那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与日益破坏严重的大自然,这些公益事业又该如何的被大家关注起来呢?要知道,公益事业不仅仅是募捐与奉献而已。
很多公益事业是不需要我们用钱来解决的,献爱心的途径也有很多种,不论大家从事任何行业,不论贫富贵贱,想表达自己的爱心与对社会的感恩真的不难,小到献血,大到从事各种生态科学研究,只要有心,大家都能是志愿者。大家都能尽到自己的一份义务与责任!对公益事业是这样理解的:“它必须是我们在没有任何物质与利益为出发点里所做的任何一件有利于社会的事情!”这个社会没有国界,没有歧视与不公,只要谁需要帮助,一个微笑也能让人觉得是春天。
鲁迅先生作为医生,到后来转成从事文学领域。他那鞭挞堕落灵魂、挽救群众思想的文字比起手术台上救助个人肉体来得强多了。同样的,作为志愿者,身体力行的做着公益固然不错,却远不及一篇深深触动人心灵的文章,它能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但并不是社会每个人的文化水平都能理解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如同上文所说的,任何行业都体现着公益,老师教育培养学子,提高大众的觉悟,不正是一个形象的诠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