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两委”其他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以来,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在城市里的优越工作,到农村里充分利用自己的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两委”其他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
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以来,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在城市里的优越工作,到农村里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有一些大学生村官在换届中还被群众选举为村支书、主任。但是,能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的大学生村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则是在“村官”这个岗位中徘徊着,他们对未来很迷茫。最近,在一个QQ群里看到了这类大学生村官对现实不满的一些言论。有的抱怨被借调到乡政府里做着比乡政府里的公务员还多的工作,有的建议提高大学生的工资,有的建议任期满后转为公务员,有的说以后招考公务员就不要从应届生中招了,全部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考。甚至还有人写了一个“农民工和大学生村官的异同:
农村出身->初中或小学毕业后就不上学->农村古惑仔->进入城市变成农民工
农村出身->拼命读书->上大学进入城市->回农村做村官->三年后回到城市变成农民工”
关于大学生村官,我谈谈我的看法。
选拔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大一部分村领导是上世纪的初高中毕业生,甚至有的连小学都没毕业,村领导的素质参差不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扩充新的血液到基层队伍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一下这一不容乐观的形势。虽然很一部分大学生因为热爱农村、立志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而选择了到农村做一名大学生村官。但是更多的大学生却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就业出路,才选择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对于那些因为就业难而选择了作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迷茫者,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不论当初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对待。既然到了农村,就要认真做好村里的事,这是你的职责。被乡(镇)政府借用,也是一个熟悉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被借用的建议利用好这个机会。但是长期被借用且超负荷工作的,如果不便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真的累了的话可以向乡(镇)领导请假回家(或回村)休息几天,毕竟人是有感情的,乡(镇)领导再苛刻也不至于像某些黑心的私人企业老板那样苛刻吧。
二、不要总是抱怨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劣,如果真的适应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那么请利用空闲时间多看看书给自己充电。毕竟,改变命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三、有人建议“村官”任期结束后转为政府公务员。这是不太可能的,转为政府公务员,也得要政府里有空缺的编制才行。一个乡镇至少都有十个行政村,而一个小小的乡(镇)政府,不可能每个两三年里都有至少十个空缺的编制吧。虽然一些地方(如重庆)也给一些能力出众的大学生村官转为政府公务员的机会,但那要为农村作出贡献赢得村民信任才有这个资格。所以,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来说,还是丢掉这些幻想吧,好好做好现在的工作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很多大学生村官以后的出路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对于有志考公务员的,建议空闲的时候多看看村委会带回来的报刊,如《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各省的日报,还有政府发放的文件。看报刊和文件,一方面可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公务员考试的部分试题也是出自影响力大的报刊中的优秀文章。比如,刚结束不久的12月5号的“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语言理解与表达”中的关于高校博物馆的那题就是节选自2010年下半年的某期《人民日报》里的一篇文章,至于是哪一天的报纸,我记不清了,但是那天的《人民日报》上的那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遍,所以在12月5号的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中看到那个题时,我就知道了这道题是从哪里节选的。又如,那天的《申论》考试讨论的话题,与2010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议政建言》讨论的话题相似,12月5号的《申论》考试讨论的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失根”问题,而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议政建言》栏目讨论的是农民进城务工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农村现状和农村文化习俗的保护问题。虽然讨论的问题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至少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申论答题技巧。虽然山村里非常缺乏书籍,但是《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各省(市)的日报、党和政府关于农村的文件等,基本上每个村委会都不缺
五、很多人觉得跟政府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太少了,于是建议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水平。关于这点,我想说,国家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一方面是给农村基层补充人才血液,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给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国家能通过这种方式给一些大学生提供一个暂时的就业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当前的工资待遇,只能满足基本生活水平,至于结婚、购房,对于很多家境不是很好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是遥不可及。但待遇低也是一个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一些人做了很多年或者一辈子的公务员也只是一个小科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当然,要提高“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我说说自己的看法:在当前的基础上提高一定的工资,但每月发放的时候还是按现在的发放,提高的那部分工资等年底通过了考核再补发。否则,如果一些大学生村官占着“山高皇帝远”,县人事局、组织部不方便对其进行考核,于是这部分大学生村官不认真做分内的事,这样不仅给国家的人才和财政造成了浪费,更严重的是对这部分人的成长造成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