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前两天世界美食评定,居然意大利面排的比中餐靠前好几名,除去民族歧视不谈,平心而论,中国的饮食文化毁得也是够可以的,传统老字号“发展”了一大堆,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也就爆肚冯几人吧,为什么?因为不做文化,
前两天世界美食评定,居然意大利面排的比中餐靠前好几名,除去民族歧视不谈,平心而论,中国的饮食文化毁得也是够可以的,传统老字号“发展”了一大堆,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也就爆肚冯几人吧,为什么?因为不做文化,只做生意!传统挡了发展的路,所以必须得灭,否则不足以平某些人的愤!这也许就是当代人共同的文化悲哀吧。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自炎黄发迹,夏商周,至春秋达到极盛,那是个思潮澎湃的好时期,文艺形式得以启蒙,特别是思想丰富,学派众多,百家争鸣。而略有遗憾的是,当时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整理,虽到汉代对前世文化成果进行整理编攒,但已损失不少精髓。晋朝,中华文化吸收了印度的佛教,并且成功的将其与当时的国情结合,完成了对于中华文化的圆融。再到后来,唐宋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文化已现丰满,后历朝历代大概都在此范畴内得以传承。几千年前的事不多谈了,我想说的是近现代这一段。
20世纪初,忙着变法、混战,但文化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五四”那批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最强的,各个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国学造诣,他们倡导西方民主,反对封建独裁。对世界近、现代各种哲学、文学思潮、流派广泛介绍,民间众多的文学社团随即的成立,各具特色的文学流派不断的出现,知识分子是社会话语权的主导者,是公众焦点,而且确实引领着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
50、60年代,文化被赋予了神圣的政治意义,质朴、热烈、激情澎湃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构成了此时文化的基调和主导风格。以周杨、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人开始把持文坛,讴歌新的时代,表现新的人物。这一时期展开了了大张旗鼓的关于文学真实性的争论。文艺理论之争演变为无产阶级文艺与资产阶级文艺的互殴,矛头直指五四,最终以大批右派分子倒地收场,抛开意识形态的东西不谈,其实艺术不分颜色,大部分的红色经典出自那个时期,现在看来仍然是好东西。
文革期间,艺人受了迫害,很多文化艺术形式受到冲击,但文化的精神未灭,文坛上的中间力量,依然以对社会极大的责任心坚守着阵地,人才还是大把的,以遇罗克为代表的政治民主派,在是非颠倒的蒙昧和谎言时代,敢于以死道出真理,这种中国文人的精神不绝(这在现在的主流价值观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的小愤青还在,但已全无民族关怀下的精神主张,总是我盼着你死的一脸坏笑,实则一群无责任、无信仰、无胆识的三无产品,也就是有事没事吼两声,证明还存有生命迹象,比停止思考的白板略显可爱罢了)。斗争策略不同,有些转入了地下沙龙,像李坚、陈晓东、范思学等一批文艺领袖仍然高歌猛进,纯粹的文艺创作也不断精进,食指、西川、海子这些浪漫派诗人逐渐被大众接受,手抄、油印的版本在民间广泛传阅,西方的经典理论和文学作品也逐渐波及开来,读书、反思、评论在那时民间产生很大的共鸣。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思想成熟的早,我想也亏得那个时代思想上出人。四人帮倒台后,78年西单民主墙建立,北岛、芒克、多多这批文革漏网的白洋淀小鱼跃出龙门,潜流文化开始蔓延,一时间书稿、画稿迸出,遵命文学彻底退出文化舞台,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也有彷徨和无助,但向往正义、公平、价值的精神力量还依然健硕,还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主要依存者。
80年代中期,新的思想力量开始崛起,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意识带动下,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空前活跃,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拓展和深化,出现了以甘阳为首的一群青年学者,李泽厚,刘再复,王蒙等文坛大家正值巅峰。知青文学的主力军张承志、王小波、王安忆等也不乏力作,无论通俗读物,还是学术理论都出人出作品,《五人诗选》、《平凡世界》、《走向未来》,西方学术文艺经典更是不胜枚举,就连儿童读物都是重量级的《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
90年代至今,被我称为经济大革命的时代,文化开始负增长。知识分子几千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已绝,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窘迫感,使这一群体逐渐失去了偶像光环,反省已是徒劳,坚守亦被淘汰,在几经挣扎后他们选择了集体缄默,集体失语,集体退场,当代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诗歌绝了,散文危矣,杂文是隔靴搔痒,学术理论都接土了,连报告文学都少有人问津,名著都在忙着翻版,猫传狗传倒是不少,无非就是教人名利双收,也就是有个把反思性的回忆录还凑活看看。如恐龙绝迹,文化的颓败似乎是一夜间的事。不可思议却又很好解释。自封建官本位确立后,知识分子三拜九叩,维系政治专制主义,历经几千年不变,求学为官形成一种普世观。现代金本位颠覆了它,形成了另一种专制主义,它让不太贫困者徒增贫困感,让有能力思考的人放弃思考,让有尊严者自贬人格。做一个社会认可的成功富人,在公众面前从容很容易,做一个社会不认可的有成就的穷人,想从容就很艰难。金本位下,尚有些良知的知识分子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富则兼济天下”,只好“穷则独善其身”。新的价值标准建立,文化的功能只剩下娱乐,因为娱乐生财,媒体热衷的都是抖落隐私那点事,无论是名人还是草民,无一幸免,什么事都得娱乐,人家相声娱乐是本功,文教也来娱乐,娱乐好了那当然也是贡献,但大多数就会搞怪,非搞怪不能成事,人看完屁都学不到。就剩那么几个自说自话的跳梁小丑,挣点钱,骂骂人,如此而已。还有一些人,一说文化就要骂祖宗,别人的更是敬而远之,懒得碰,自己的文化,不争气,别人帮你做,还给人批个狗血喷头!我真不知道中国文人的自持、自立、自醒哪里去了?
权贵们有责任重树中国的文化形象,推进文化发展,特别是传统的要好好的扶持培养。不少人天天嚷嚷着经济振兴了,民族就振兴了,我不是贬低经济的作用,实际上咱们玩的经济也是落后的那一套!民族振兴的先手是文化振兴,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的底子,就等于放弃了最根本的民族认同,古文化确实不一定都是好的,但这不能动摇它成为中华民族根基的地位。比如古汉语,对史学感兴趣的人,都知道钱穆的文章好,前后通达,平实简练,理据确凿,但真拿来《国史大纲》看看,能过得了三页的凤毛麟角,多半坚持不了半页,就原形毕现了,为什么?古文基础不过关,五四推行新文法,那是那个时代,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从更长远的文化传承来说,古文当然是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