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历代风云人物已经写了40多篇,《百代风骚》一书容量已近一半。一直耿耿于怀要写的笔下这个杰出人物却不知从何写起,不是胸中对这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缺乏了解,而是笔下素材云聚无从取舍。这位近代人杰,国民党人
历代风云人物已经写了40多篇,《百代风骚》一书容量已近一半。一直耿耿于怀要写的笔下这个杰出人物却不知从何写起,不是胸中对这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缺乏了解,而是笔下素材云聚无从取舍。这位近代人杰,国民党人尊为“国父”,共产党人每年隆重集会纪念他的诞辰。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政党都敬重他对中华民族“虽九死而不悔”的大公无私奉献,甚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称颂这位东方巨子的巨大人格魅力。
孙文、名取“文以载道”之义,字载之。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生于广东香山(今为中山市)县翠亨村。远祖于唐未辗转江西、福建两地400余年、明初人口大迁移中来到广东。高、曾、祖三代奋发于粤地农业垦拓,到孙文父亲一代又从殷实田园之家中落,只得出走他乡务工,类似现代的劳务输出。33岁才重归故里成亲置业,生三子三女。
孙文7岁入私塾,一读就是7年,老祖宗传下来的经书差不多都读完了。其长兄孙眉胆识过人,很早就越过浩瀚的太平洋来到未开垦的夏威夷海岛垦牧。其时岛国倘未并入美国星条旗一堆小星星之中,还是一个独立的工农业近乎空白的小小王国。王国政权特许招华人助垦,孙眉得以在檀香山跳跃式发展置业。14岁的半大孩子孙文帮助母亲提着行李,搭上移民轮船,踏上郁绿葱茏的夏威夷港湾,受到长兄的热情欢迎。孙眉见小弟不爱玩耍而手不释卷地书中求乐,遂把孙文送进当地英国人开办的意奥兰妮书院就读。孙文以7年中文基础再学英语,以读就写,英文文法竟然比西方儿童学得还快,三年后从数百学生中崭露头角,获夏威夷王亲自颁发的英文文法优胜奖品。此时孙文已近成年,归国接受香港教会洗礼时署名日新,业师根据粤语语音改名号为“逸仙”。随后孙文再入檀香山最高学府——美国人开设的带着尖尖塔顶的教会学校奥阿厚学院学习。孙逸仙之名随着中华学子的求知步伐渐扬海外。
茅塞初开的孙文此时已不满足于教会学校的课程知识,欲再赴美国本土求学。孙眉是实业家,认为小弟所学西学已够日常敷用,不再支持孙文赴美留学,而要这位在海外生活学习了5年的弟弟回国继续攻读国学已利光耀门楣。孙文出洋之前已有7年国学功底,遂以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语作警铭决定习医。20岁时从中央书院转西医书院习医5年,以优秀成绩毕业后在澳门与中医合作开设中西药局,为贫弱病困者施药义诊。时人称为孙逸仙博士,一代为国为民的伟人道德风范初显端倪。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国家耻、民族恨使28岁的孙文毅然脱下白衣天使长衫,弃医从政,远赴檀香山组织华侨建党救国。同年11月14日,兴中会在海外成立。十一年后,一个更强大更广泛的革命团体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日本友人为掩护这位同盟会建会元勋,旅馆登记时代签一虚无“中山”之名,而32岁孙文随后长期自署“中山”名号,及至国人百年以来皆以中山之号尊称“国父”。
檀香山首批兴中会员全是华侨,从1894年建会到1911年清廷宣统皇帝溥仪逊位,16年中檀香山华侨慷慨捐款五、六百万银元资助国内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其中孙中山之兄孙眉一次即捐款38万银元,以至中华民国成立之日,广东省议会提议孙眉出任广东都督。但华侨捐款一是响应孙中山创建民主共和号召,二是出于民族大义,献出生命都在所不惜,何况钱款!广州黄花冈72位就义英烈之中,其中华侨就有29人。
孙中山从檀香山首创兴中会,到东京和黄兴等人组织同盟会,再到本土成立党员遍及全国的中国国民党,终生视国家和民众利益高于一切。所创立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就是建立独立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则是保障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念,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孙中山海外奔波16年的大部份时间,精力都花在建党、筹款具体事务上,而不能集中精力从理论上专门思考和阐释自己创立的学说。导致逝世之后学术界诠释三民主义著作汗牛充栋、各行其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至孙中山逝世15年时间里,这位民主革命先驱不但继读为救亡图存奔走于新旧军阀之间,还坐镇大元帅府,甚至乘坐军舰督战,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主权、民众的生存、亲历炮火南下北上,直至献出疲惫的身体和生命。
1919年秋,孙中山和张作霖因为大战略的需要开始接触,个人关系一度达到水乳交融程度,银钱往来亲密无间世所罕见。孙中山为国为民在各大实力军阀面前随俗俯仰,游刃自如,甚至不惜忍辱负重。1921年4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吴佩孚、湖南都督赵桓锡“拒北阻南”。孙中山誓师北伐之日,陈炯明广州叛变,孙中山乘“永丰”号军舰脱险到上海,派东北籍老同盟会员宁武给张作霖发了一封电报告急。张作霖一向敬重孙中山,常在人前夸口:“我的老友中山先生”。这次见孙中山部下叛变、落魄上海,当即爽快地说:“患难中交朋友,好!我送十万元孙中山作生活费用”。当即派李香斋、韩麟春赴沪拜会孙中山,韩向孙中山送了两万元生活费。后向张作霖汇报时,张破口大骂韩麟春:“凭我张某人东三省巡阅使身份只送这点钱,不象话,赶快再补八万元”。
1923年,孙中山依靠桂系兵力击败陈炯明叛军后,又派汪精卫赴奉天向张作霖借款,称“此间战争剧烈,费款至巨”。告之广东“财政过拙”,提出借款70万元之巨的请求。
张作霖再次展示“绿林”雄风,十分爽快地派黑吉江防司令公署参谋长沈鸿烈押送一货轮南下赴粤。船上满载60万银元,12门山炮和一些迫击炮弹。这对平叛之后北伐在即的孙中山无异于雪中送炭,孙、张关系也到了患难与共、共弥时艰的程度。
第二次直奉大战硝烟弥漫整个北方之时,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突然北京倒戈,通电停战,囚禁了张作霖“将用飞机问足下起居”的贿选总统曹锟,山海关前线直系总司令吴佩孚顿时傻了眼。直系败局既定,奉系大捷告胜。张作霖、冯玉祥、段祺瑞联名致电孙中山,邀请开国临时大总统北上共商国事。
孙中山和宋庆龄乘“永丰”舰离粤北上,12月4日抵达天津。天津市民自发张灯结彩、鸣放鞭炮涌到码头欢迎孙中山。而此时住在天津海河的张作霖却难掩反复无常的政客嘴脸,既不出门欢迎孙中山,且让孙久坐客厅等侯,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