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条线,提起一大串
作者:杜园时间:2025-03-20 14:24:18热度:0
导读: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课文通过对当时场景的精炼勾勒和人物对话的准确把握,再现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当时的险恶处境,突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德国侵略者面前临危不犋、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在教学时,我围绕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课文通过对当时场景的精炼勾勒和人物对话的准确把握,再现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当时的险恶处境,突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德国侵略者面前临危不犋、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在教学时,我围绕“半截蜡烛”这条主线,让学生通过读、议、讲等有效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探究文本的积极性,让他们进入情景,从而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当时处境的险恶。
2。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读、讲、议相结合,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
教学片断:
师:上次,我让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
(浏览文本,读议,交流。)
生1:说明半截蜡烛很重要。
生2:说明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处境十分险恶。
生3:说明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临危不犋。
师:如果半截蜡烛里面的秘密被德国军官发现将是怎样的结局?
生1: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性命将不保。
师:仅仅如此吗?谁能再补充补充。
生2:还有更多法国军民会被德国侵略者杀害。
自由读课文,讨论:你“看”到了当时的危险吗?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对保住这个秘密情报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把情报放在半截蜡烛底下的金属管中?
生1:半截蜡烛的目标小,不易被发现。
生2:当时的情况危急,她来不及多想。
老师范读“过了不久,嘭嘭嘭嘭……外面风太大了。”这段背景描写,让学生想象当时他们处境的险恶。
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话,读后讨论伯诺德夫人当时的想法。
师:读伯诺德夫人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1:她在与敌人巧妙周旋。
生2:她沉着镇静,与敌人斗智斗勇。
学生练读杰克的话,谈体会。
师:当德国中尉不耐烦时,伯诺德夫人的儿子杰克为什么说“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你读懂了什么?
生1:他装出关心德国军官的样子,主要是想骗取敌人的信任,从而把半截蜡烛转移掉。
生2:伯诺德夫人的儿子杰克也能做到“临危不犋”。
读、议伯诺德夫人的女儿杰奎琳的话,思考:德国佬为什么相信了杰奎琳的话?
师:德国佬相信杰奎琳,是什么原因?
生1:杰奎琳的话让他们怀念起在国内的亲人。
生2:杰奎琳的乖巧可爱,让德国军官不忍拒绝。
学生齐读“杰奎琳慢慢……蜡烛熄灭了。”这段背景描写,体会当时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险镜。
师:为什么最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能保住情报,化险为夷呢?
生1:他们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生2:还因为他们有强烈的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后反思:
1。抓主线,体会文本
“半截蜡烛”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切矛盾冲突围绕它展开。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读、议,想象情景,学生可以感受到越来越短的蜡烛宛如将要熄灭的“生命之火”,可以“看见”德国军官那阴险恶毒的表情,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2。多探究,走进人物心灵
剧本主要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个性、心理。我安排学生读“话”、议“话”,探究主要人物行为动机,揣摩人物内心情感,这样学生就可以与文中人物的感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