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打瞌睡,会有问题
作者:乡宴时间:2025-02-03 04:02:15热度:0
导读:四川南充市营山县一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参加全县的一个会议时会打起了瞌睡,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其被处以“停职3个月”的组织处理。3月18日上午,营山县宣布了这一处理决定,要求全县干部引以为戒,切实解
四川南充市营山县一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参加全县的一个会议时会打起了瞌睡,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其被处以“停职3个月”的组织处理。3月18日上午,营山县宣布了这一处理决定,要求全县干部引以为戒,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和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月20日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曾有一种说法,官越来越难当了。我看还是很有根据的,当官确实不容易。前不久昆明的一名领导干部开会打瞌睡丢了官,南充的这名干部又被停了职。不就是打瞌睡嘛,多大个事?乌纱帽说撸就给撸了。这还真应了那句俗话,哪碗饭都不是好吃的。
凭良心说,开会的时候打瞌睡,还真有点不像话。既然你是与会人员,你就有听会的责任,你就有带回会议精神的义务。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给打瞌睡的人一点处理,也可以理解。不过,我想开会打瞌睡,不应该是个别现象。通过组织处理能不能杜绝打瞌睡,从而达到开会的目的?恐怕处理“瞌睡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从“会”本身找原因。这才是治本之策。你就是把人都撤了,“会”不务实,还得有人打瞌睡。
这些年来,尽管也零零星星有过整治会风的报道,比如限制讲话人数呀,限制讲话时间呀,减少主席台上的凳子呀,减少空话套话呀,就连国务院办公厅都带头要改变会风。但很遗憾,我看几乎就没有什么效果。不管哪一级的会,都还是老样子:讲规格——找领导出席,讲排场——拉长会议时间,讲面子——你讲我讲他也讲,就是不讲这个会议需不需要开,不讲会议的成本与效益。而且这样的空洞会议、有虚无实会议甚至为开会而开会的会议,存在越演越烈的势头。
大凡经常参加会议的人,对开会都深有体会。不去吧,人家要求“不的缺席”,缺席了上级领导会不高兴;去吧,在又臭又长的会场泡着,实在难熬。甲领导安排,乙领导补充,丙领导强调……每个领导又是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好不容易领导讲完了,主持人还要交待散会后如何贯彻,怎样落实,这一交待,没有半个小时恐怕收不了场。台上的领导过嘴瘾,苦了的是台下的人:开小会的,看报纸的,打瞌睡的,脑子走神的……这一片会议“景观”值得品味——几个小时干坐着,不搞点小动作,谁受得了?
怎么对待开会时的“瞌睡虫”,我想除了让他丢官、停他的职务或者给予批评教育之外,是不是也该从会议本身找找原因。讲话人家不爱听,是不是对照本宣科有意见?开会人家打瞌睡,是不是会议安排有点虚?我甚至突发奇想,能不能把与会者的开会状态,作为检验、评定会议是不是成功、有没有必要的一个参考依据?
顺便说一句,前文南充营山县在对那个乡干部的处理决定中,要求“全县干部引以为戒,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和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实是“驴唇不对马嘴”。开会打瞌睡,与机关效能和经济发展软环境,本来就是两码事。在两者之间划等号,没道理。我看,一个地方尽开让人打瞌睡的会,才是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