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现代的教育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的人正穿着棉袄去洗澡。”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韩寒可谓一语惊人,而且入木三分。中国式的求学成才之路是由大大小小的考核制度把关的,走在求学成才之路上的莘莘学
“现代的教育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的人正穿着棉袄去洗澡。”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韩寒可谓一语惊人,而且入木三分。中国式的求学成才之路是由大大小小的考核制度把关的,走在求学成才之路上的莘莘学子早已成了被考试奴役的牛马。在考试这根鞭子下,他们只是一味地埋头书堆,而很少抬头看路,这好比人要去舞厅跳舞时不看自己是不是衣着得体一样,没有人会不穿鞋子去跳舞,但太多的人正戴着链铐去跳舞。
在中国教育史上最成功最有效的强迫人读书的方法就是考试,就拿我们比较熟悉也比较典型的中高考来说吧!中考犹如冶炼厂筛选矿石一般,如果你是一块可造之铁,那么就把你放到一个含铁量较高的锅炉里去炼钢;如果你是一块含铁量较低的矿石,那么你就要么拿去炼铁,要么被遗弃。高考则像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桥的对岸就是那座人人都想进的梦想的天堂,因而不管是考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同台合奏一曲三重乐。从高考前的冲刺总动员,高考宣言到考前的压线,考场上的拼搏,出场前的闭关再到高考估分之夜,填报志愿之时,等待判官的审判和出榜之日,这一过程是冗长而又隆重的。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是“考考考教的法宝,分分分学的命根,单凭考分来评学,高分低能反映教。”满肚子都是知识,然而实际应用能力却少的可怜的应试教育与其天天叫喊提倡的“教教教教人求真,学学学学做真人,避人之短扬人长,任谁尔个个成才”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南辕北辙。
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是灌输形的注入式的教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高分数成了学生奔一个好前程的“敲门砖”,排名次则成了教师的“荣辱榜”,升学率则成了学校的“生命线”。这种单纯为了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唯分是举,选拔少数,淘汰多数的病态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造就了高分低能,片面地追求数字从而忽略了素质,现行的教育制度为升学考试所左右,被分数和名次所主宰,为了谋“一纸证书”而进行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模式生产”,为了制造所谓的“标准产品”而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削足适履”。所以说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是在穿着棉袄洗澡,就是在戴着链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