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大摩经济学家王庆5月15日在2009陆家嘴论坛上说中国房市没有泡沫,房价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泡沫;他提出的论据是:2007年中国平均房价和收入比是8。2倍左右,“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房价太贵主要还是看到了这
大摩经济学家王庆5月15日在2009陆家嘴论坛上说中国房市没有泡沫,房价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泡沫;他提出的论据是:2007年中国平均房价和收入比是8。2倍左右,“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房价太贵主要还是看到了这个指标,因为国际水平只有3到6倍。但实际上中国的8。2倍并不能说明房地产就存在泡沫。”由此,他得出结论:中国房市基本上是健康的,当前房市已经开始走向复苏。
王庆此言一出,口诛笔伐一片。这让我们深深不解的是,经济学家提出的论点与社会现实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在我们平民百姓看来,经济学家理论功底深厚,阅历也非浅,他们应是经济领域的精英,为经济把脉为市场导向。然面事实如此吗?在我们凡人思维中的常理往往被经济学家们打破或否定,而他们提出的“奇言怪论”奇到让人无法置信,怪到让人生厌。比如什么“未婚同居刺激楼市是刚性需求”、什么“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什么“30%的、靠政府救济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而剩下的70%的人应该全都是富人”等等,荒诞无比,谬论奇特。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经济学家王庆的房市“无泡沫论”。在国际上公认的“房价收入比”应该是3至6倍,超过就视为“泡沫”,尽管世界银行专家推论到4至6倍,但就中国目前的实情来讲,很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突破10倍以上,有的城市竟居高达到20倍,这里面还不包括这统计出来的收入数据究竟含有多少水份。这边经济学家颠复现实将黑说成白,那边平民百姓仍为买房不起而发愁,有的实在无法祖宗三代凑钱合着买房,显然“买房难”早已成为压在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了。这边因为房产业是城市财税主要支撑,因而政府设法救市,那边中低收入的市民仍抱有观望态度在徘徊,有良知的专家也认为房价还应当回落到它应有的价位。
中国的经济学家为何常出“奇言怪论”、“胡言雷语”,而且一出言就受到国人的捧杀,原因在于,经济学家并没有处于一个公平、公正语境下发言,他们居高临下,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样子,实际上他们早已沦落成利益集团的走卒,权贵的马仔,一方面他们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大经济论坛上发言,看似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为百姓消费支招,而发出语调却是脱离实际的“胡言雷语”,从而摒弃社会公正和良知,把自己树在百姓的对立面,有的甚至因此“身败名裂”。尽管如此,他们仍肆无忌惮地代言,这背后让人发指的是他们收取了主办方高额的出场费。所谓国际经济下滑,而他们腰包却更胀。难怪有人戏言中国的经济学家是被包养的“二奶”,经济学家也成了现代进行时中最热门“骂词”。我们也由此看出经济学家“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另一面。
其实经济学家王庆早在去年就提出过这种“奇言怪论”,当时也招来网民骂声一片。面对铁打的事实,既是房价增长速度与公众人均收入增进速度并不一致,而到了王庆嘴里咋就成了“一致”。难怪不少网民质问,把你王庆削“家”为民,看他还敢不敢提出房市“无泡沫论”?经济学家在百姓眼里是经济业界精英,知识明星,然而他们的发话却让人们寒心。经济学家摒弃道德、违背公信,迎合权贵和集团利益,利用公众人物这一光环胡乱代言,出言不逊,其实羞辱的是自己,混扰的是公众视线,搅乱的是当前的经济秩序。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所谓的经济学家“奇言怪论”不足信、不可信、不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