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因为不是文人,也就不太理会文坛上的事,但都说文坛现在病的厉害,俺也禁不住好奇的仰起脸瞅两眼.唉,谁叫俺以前做过梦,当过文学少青呢!瞅后发觉气色真不太对,怎么没有精神?印堂发暗,,浑身透着股邪气,俺心里
因为不是文人,也就不太理会文坛上的事,但都说文坛现在病的厉害,俺也禁不住好奇的仰起脸瞅两眼.唉,谁叫俺以前做过梦,当过文学少青呢!瞅后发觉气色真不太对,怎么没有精神?印堂发暗,,浑身透着股邪气,俺心里就想敢情是真病了,可能病的不轻,使心疼起来,担心起来。
因为不是医生,所以也没瞧准具体得了啥病,就小心的进几句劝告,送付“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辅助性的药,表表心意。关健还是得靠文坛自己,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吗。”
一、红眼病
这是显而易见得,人真多,就不能瞧人家比自己强,一强就肝火旺,两眼通红,酸水上涌。“文人相轻”这句话怪不得能代代流芳,说穿了是底蕴太厚啊!君不见只要一有新作家、学者出现。便立刻骂声不断,没有十年几十年的光阴,断是不会被承认的。这使俺局外人难免联想到“匹夫无罪,怀玉有罪”的话来,人人都好象自己本该得到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一样。于是便纷纷讨伐之。
要不怎么说是吃文字饭得,讨伐的文字写得真好。反正俺这外行人看着过瘾,比泼妇骂街恶毒、深刻。题目名字起的也吸引人的眼球,重要的人家会断章取义,有此及彼。还有,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文章是完美的,一点缺点没有。句子通顺我扣你标点,标点正确我看你立意......你说你文里没有那意思,我说有,我还可以举举其他人的例子,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你缺点。只要找到,我就攻其一点,其余不问,你问我能有什么好出,好处多了,首先自己出了气,人家不常讲气大伤身吗,得找个渠道发泄下是不是。孩子老婆又打不得,碗、盘子也都是自己的,摔碎的还的自己掏钱买。其次,骂名人能引起大众的注意,他没有名骂他有什么用,引人注意就是出名的捷径,写文章多累啊,那有这来的快容易,而且还不一定能写出名,文章千古事吗,真不容易写,写不出名岂不是废纸一筐.于是乎,道貌岸然地把自己打扮成了文学斗士,忧国忧民形像便跃然纸上。
开始俺不明白,读了大作很被熏陶,因为文中论证准确、论据充分,可以说基本上就是铁案了,读后俺便也对文中所指的人产生了恶感,想着这样的人也能出名,真是世风日下。后来读了人家真正的作品全文,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对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俺就是这么个过程,由厌恶、好奇到欣赏。
二、骨质松软病
可能作者而变为作家后,地位变了,傲骨松软了傲气却上去了。文章里散发的乡土气息变成了香粉气息。俺就纳闷,现在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怎么很少见作家有关的大作啊,作家们都干什么去了啊?难道“双为”的方针落伍了吗?一写乡村文学就是乡村干部横行乡里,都快达成共识了,这不是放屁吗?光我亲眼都见年青的乡村干部累死好几个。写到这俺就又想起几年前的一部叫《父老乡亲》的电视剧,竟把个乡党委书记描写成一个恶棍,那现实吗,艺术就是那样虚构的吗?
说到这俺就又忍不住想提提诗歌,俺这大专文化的人有的诗就楞是看不懂,不知道俺身后没上过几天学的父老乡亲可能猜到诗人的心思。以前诗人都是满怀深情的看着人民,恨不能用火热的心为人民取暖。现在是人民迷茫的望着诗人,象听神仙念咒。
作家,把心交给父老乡亲好吗?走出咖啡厅去田野里透透气去,真得有益身体健康,都市里那点情啊爱啊无病呻吟的破事让其他人去编吧。
三、狂燥症
俺不明白,以前文人都清高的,不齿为官的,现在怎么有的文人比政客还象政客,玩起文学来了,想进步本也无可厚非,只是咱就名正言顺来,扯什么文人外衣,别两头都给误了。
本想再写点,想想算了,文人是得罪不起的,笔如利刀,俺还真怕。药不好,望谅,望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