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文中这样描写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清?高鼎《村居》诗中这样描写春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当春天向我们走来时,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文中这样描写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清?高鼎《村居》诗中这样描写春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当春天向我们走来时,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季节,春天里不应是寂静无声,尤其是在春天的田野。不管诗词文赋中如何描述,鸟语花香是少不了的,生机盎然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一切都悄无声息,春天变的死一般的寂静,会有这样的春天吗?而且你能接受这样的春天吗?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春天,该书以一个“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的虚设城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开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突然地,在春天里就不再听到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田野里变得寂静无声了。而后通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表明这种由杀虫剂所引发的情况实际上就正在美国的全国各地发生,破坏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到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所以像DDT这种“给所有生物带来危害”的杀虫剂,“它们不应该叫做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作者认为,所谓的“控制自然”,乃是一个愚蠢的提法,那是生物学和哲学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寂静的春天》就像旷野中的一声呐喊,在全美国引起极大的震荡,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那些几千年来不知环保为何物的人,对一直以来尊崇的“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等观念进行重新认识。自有历史以来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在史铁生《上帝的寓言》中得到形象地描述,“自从小巧的人脑把科学认作了神明,这颗美丽和谐的星球上便有一种叫做人的动物变得狂妄起来,自以为是天地的主宰,可以听凭自己的意志去移山填海、喝令万物、掠夺自然。……这样,人类未来的一句广告词暗合了他们自己的地位:我们是害虫。……上帝知道,果子杯蛀空食尽之时,便是害虫自灭之日。”上帝知道,那么我们这些害虫是不是也该知道了呢?“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不说,也应该明白。
《寂静的春天》开历史之先河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它的出版也被看成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尽管作者和本书遭到到各方面猛烈的攻击,但这正说明作者书中提出的问题直戳中某些人乃至是全人类的软肋。蕾切尔?卡逊成功的把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此后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并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美国环保主义者戈尔由衷地称赞蕾切尔?卡逊:“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的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
疆域能分清界限,人种能分出黑白,国家能分出贫富,可像空气一样的自然资源却无法印上明确的属记。问题不止出现在现存的国家、地区、种族之间,还存在于当代与后代之间。今天活着的一代人同时扮演伤害者和受益者的双重角色,但子孙后代却别无选择地成为受害者。当代德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奥德弗利德?赫费在《全球化时代的民主》中指出:“根据代际正义原则,每一代人都不得滥用资源,他们所消耗的不要多于他们所创造的或带拉的替代品。耗尽式资源使用和非再生资源的使用必须完全停止。”“因为自然不是那一代人的创造,它只是一种原则性的前提,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属于所有人种的所有人,因而也有一个平等原则。代际世界公民权里的生态原则表明,自然资源是同等地属于每一代人,同等地属于每一代人里面的每一个人。因而每一代人和每个个人、体都可以从其共同财富中取用,而以其他方式返还同等价值之物。”
我们要保护这颗自身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要保护人类共同的春天。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两会代表陈飞在博客中写道:“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也要尽公民之责,呼唤环保。重提菜篮子,拒绝白色污染!”他还带了56个菜篮子与3000条手帕入京,打算在今年两会期间,把56个菜篮子送给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3000条手帕送给各地代表,共同倡导绿色环保,拒绝白色污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奥德弗利德?赫费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提出的几条主导原则可供我们参考:(1)对于可再生性资源的开采(“剥削”)应保持与其再生率的和谐,同时要注意到当时的情况,附带地看能否生产同等的替代品。(2)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应与替代率相和谐,也就是同等替代品的完成率。(3)在生产替代品是所造成的生命风险必须通过减少其他生命风险来得以平衡。在此要注意科学-技术-生态文明整体上不再上升到风险平衡。(4)不要把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交付给自然的消化力。这里有一中间问题,那就是据何等原则来评判人类引起的和也许是不可遏止的“臭氧洞”增大的问题,其答案必须是这样的:臭氧洞的增大如果事实上不可避免,那也必须尽力减小。(5)总人口数目的发展也必须与1-4相协调。
既要环保,又要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寻求一种可以将环保与经济二者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要倡导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清洁的产品中也包含服务这种无形产品。而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学经济。循环经济不仅含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在我国以经济发展为全盘工作重心的形势下,显得意义格外重大,我们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吃一堑长一智的人充其量可以称为大脑发育正常的人,而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的人才算得上是智者,那些出了问题还以掩耳盗铃之势装聋作哑之辈,则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个笨蛋!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