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富差距说开
作者:黏菌时间:2025-04-13 22:13:55热度:0
导读: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保障研究所提供的资料,2006-2007年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日本、英国、法国约为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之间。而在中国,行业收入差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保障研究所提供的资料,2006-2007年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日本、英国、法国约为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之间。而在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15倍,跃居世界首位……近20年来,企业普通职工的实际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了。(人民网2011/2/10)
在听惯了某某机构每年发布的“被涨工资”的消息后,如今再看看网文里那句:“近20年来,企业普通职工的实际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了”。就知道某种意义上是为政府代言的人民网,在发布“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15倍,跃居世界首位”这样的新闻时,是要绕开多少的阻力,下多大的决定,顶多大的压力,然后才成全了中国百姓听到的一句“国富民穷,国进民退”的真话。但在谈到收入差距时,2010年9月5日,新民网记者在采访某权威专家时,给出的差距却是“已达23倍”,当然,究竟是15倍还是23倍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两个数据哪怕取个小一点的15倍,都足以“跃居世界首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收入差距超级离谱这码事,不但中国民众亲身感受了,就连世界人民也闻得出来了。所以,之于笔者的思维,新闻的读点不仅在于说出了收入差距被拉大的惊人程度,以至于会酿成多大的社会问题,还在于政府敢于披露消息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比起之前一听到美国《福布斯》披布的中国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时,就如坐针毡迫不及待地跳出“辟谣”,便显得稳重许多。
当以倒挂的姿势来看待这个社会时,这个社会便是正的了。中国的贫富差距被拉得如此之大,这显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能是出台的相关平衡收入的政策或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造成在一次分配严重失衡时,二次分配的调控作用也未能体现出来,也有可能是政府的不作为,造成了执法的滞后,以及国家在制订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或补救措施,其本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凡此种种,作为一介平民,当然也未能深读其中的奥秘,人云亦云,听听也罢。但收入的差距之大,是身处在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也未见得非走到城市里才能深刻体会出来。
年初五,笔者曾走访一位刚从东莞回来的朋友,闲聊之时,她也深深地感叹着如今家乡的变化,已经“非同昔比”,有人圈地建大别墅,有人三餐刚好温饱,也才不到十年的时间,确切地说,应该从国家发渔业柴油补贴开始、从赌球赌外围股赌六合彩开始,但如果说“以赌置富”还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和太多不确定性的因素,那么,国家“脑热”后每年照发给渔民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甚至还有上百万的渔业柴油补贴,却是真正的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连年掉,掉不停。这总让笔者无比怀念朱总理的时代,那时候,中国还没疯成这等模样。笔者曾于去年写过一篇《当官的,还不如打鱼的》,文中一段话这么写道:“发了柴油补贴后,鱼价却出奇的上涨,房价也一路攀升,怎么渔民朋友受益的同时还让非渔民受遭殃呢?太多个为什么了,比如为什么同样需要柴油补贴费用,为什么公交车的补贴,打的的燃油费补贴就那么差钱的?公交车,的士,那是所有人都会坐到的,而渔业柴油补贴,受益的却仅是渔民,面临失业或就业难的学生和贫苦的农民们同样是中国人,补贴咋就一个天一个地呢?实在想不明白,当官的怎还不如一个打鱼的。”以点带面,由小及大,国家是否也得反思一下出台的某些所谓的惠民政策,其执行起来是否真能惠及那些最应该受惠的民众呢?还是会进一步加剧贫富的两极分化呢?
这虽只是发生在我们镇上的一个个例,但却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缩影。贫富悬殊所带来的后果既不仅是简单的社会问题或是经济问题,更有可能是复杂的政治问题,埃及的社会暴动虽不可能在中国得到复制,但却有很多值得国人去深思的地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底层民众的愤怒和怨言累积到一定高度,当民众坚决不再轻信政府的“谎言”,任何一种外国势力的蛊惑,都可能成为爆发的导火线。
“两会”即将召开,“十二五”规划早已提上日程,期待被中国政府嚼烂的“缩小贫富差距”的口号不再是一句空话,期待政府能重塑昔日那种“说到做到”的威严和“说话算数”的形象;期待政府以实际行动,将“工资倍增计划”、“工资集体谈判机制”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国进民进,国富民亦富,这是所有压抑着的底层民众最深刻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