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掉教育这层文明的皮
作者:睖睖睁睁时间:2025-04-18 11:38:12热度:0
导读:周末推着宝宝街上闲逛,旁边是一堆叽叽喳喳十岁左右的孩子,其中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离我最近,我看得清楚听得也清楚。女孩显然比两个男孩大一点,长的亭亭玉立面貌清秀,应该属于成绩优异能歌善舞讨老师喜欢的一类学生
周末推着宝宝街上闲逛,旁边是一堆叽叽喳喳十岁左右的孩子,其中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离我最近,我看得清楚听得也清楚。女孩显然比两个男孩大一点,长的亭亭玉立面貌清秀,应该属于成绩优异能歌善舞讨老师喜欢的一类学生,表情神态言语动作处处都透露着那么一股自信和骄傲。旁边那两个小男生黝黑纯朴的脸庞一脸崇拜,不知是为身边这位女神不俗的谈吐折服还是为女生这种天生的尤物而羡慕。他们的谈话投入热烈,透着小孩子特有的随心所欲天真烂漫。先是男孩子问女孩喜欢什么颜色之类的,女孩说不告诉。男孩就猜肯定是粉红,说女孩子都喜欢粉红,女孩说她才不喜欢粉红呢,男孩又说黄色,蓝色等等,女孩都说不是,最后我也没听清她到底喜欢什么颜色。扯了一会,男孩又说你喜欢那谁谁谁,女孩小脸立马就红了,把脸拉下来严肃的说我才不喜欢呢,那谁谁谁喜欢他。这类话题扯了一会其中一个男孩不知怎么就呱啦呱啦背起课文来,背得很快没有语调没有停顿,我听了半天大约是那首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木兰诗很受欢迎,二十年前小时候我也学过,也这么顺口溜一样的背过,这就是所谓文化传承吧,男孩背了一会突然卡壳了,背不下去了,就让那女孩接着背,我本想这对那品学兼优的女孩子来说不是太easy的事了么。谁知那女孩不屑一顾的来了句“我都五年级了,我哪能记得住三年级的课文?”语惊四座铿锵有力啊,说的男孩们心服口服,满脸艳羡。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与教育主旨完全背离的教育。不管应试教育还是所谓的素质教育,能够培养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探索发现世界的积极性的教育就是好教育,给孩子们灌输一大堆哪怕再有用再深奥的原理而压抑违背孩子们的天性只能是自欺欺人,而治标不治本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雪上加霜,素质没见得提高多少,学业倒荒废的一塌糊涂。实际上素质教育的结果就是老师轻松了,学生还喊累,学习靠边站,早恋是正道。教育部门天天大把时间精力金钱研究啥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充分利用孩子们旺盛的精力,顺势利导,发挥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素质教育只是片面减轻孩子们的学业负担,但没有规划好多余的精力何处释放,没有废除严厉的考试选拔制度,这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啊。
谈到对当下教育制度的反思就不能不谈谈几个牛人了,这几个人我非常喜欢非常佩服,有袁腾飞,刘承鹏,罗永浩,韩寒,冯唐,他们具有当代的鲁迅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分得清黑白颠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敢于对这个社会的不合理说不。他们是这个国家清醒着的勇士,他们的文字是国家新鲜的血液,但是政府不喜欢不欢迎甚至封杀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有些言论和行为的不和谐。但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体察人民疾苦,为国家的前途和光明奔走相告的有良知的中国人。而讽刺的是他们偏偏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漏网之鱼,他们要么中途退学,要么抛开课本广览群书,要么毕业后发现社会就是所受教育的谎言终结者。正因为摆脱了教育制度的桎梏,才能拨开眼前的云雾,靠着源源不断地内驱力和求知欲追求真相,追求真理。我们的教育制度却成功地杀死了这种内驱力和求知欲,强调了赤裸裸的功利性;杀死了文化中的善良温情和诚信道德,强调了竞争的残酷和文化的工具性。所以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是这样的,黑熊掰苞米一样,学一点忘一点,最后剩下的还是跟社会脱节的,这时候求知欲已经被抹杀的差不多了,既然没人逼着就再也没那心情看书了。
越来越多的文章报道说现在的孩子个性,难管教,字里行间透着对未来的担心和忧虑,问题可能是有一些的,但我也看到了民主的萌芽,说明现在的教育制度不适合他们,需要改革,他们不再是乖乖孩,不再盲目的顺从,他们开始有想法,抵触权威,试着让大人们倾听他们的声音,这应该是好事。孩子天性都是纯洁善良的,值得反省的应该是社会和教育制度,靠体罚暴力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靠权力和政治控制人的思想的做法也过时了。新时代的父母更加开明,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成长中缺的不是知识,而是选择和判断的权利,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不是,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而这些人生的基本问题还没有仔细想过就已经在教育的威逼利诱下人到中年了。
纵然如此,我还是对我们后代们的中国充满希望,世界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他们的。我们做不到的,他们可能做不到,但他们的后代们肯定是能做到的。我们今天所奋斗着的,千千万万有良知的国人所努力着的就是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健康的成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尽管有曲折不平,但终究是朝着自由民主的方向前进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