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路上,我们同行
作者:诰命时间:2025-04-11 15:44:16热度:0
导读:课改成败的关键在老师,老师能否整体发展的关键在校长。所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好老师,唯如此,才能成为专业指导的内行。我镇地处偏远农村,教育非常落后。2007年秋学期
课改成败的关键在老师,老师能否整体发展的关键在校长。所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好老师,唯如此,才能成为专业指导的内行。我镇地处偏远农村,教育非常落后。2007年秋学期前,我镇一百四十多位村级小学教师中无一位是正规中师毕业的(均为民师转正),教师平均年龄在五十三周岁以上。年龄老化,知识弱化,观念陈旧,信息闭塞,这严重影响并阻碍了新课程在我镇的实施。2005年我县成立中心校以来,我成为我镇中心校一名校级班子成员,一直分管全镇小学教学教研工作。面对我镇教育现状,如何转变老师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教科研意识,以适应新课程,推进新课程是我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理论学习促提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信息的瞬息万变,教法的灵活多样,教材的不断更换、更新,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睡在以往的经验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能是误人子弟。不接受新信息就意味着落后,不加强理论学习就不能与时俱进。所以,持续不断地学习既是对教师,也是对校长的最基本的要求。学习什么?怎样学习?针对我镇实际,转变教师们的观念是当务之急。为此,零五年暑期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跟踪调查”、“领导与老师同学共长”的做法,连续组织了四次全镇性的大型 集中培训。我们先后请来了县教研室教研员、省“教坛新星”、县教学管理及教学能手进行理论讲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观念的转变”、解读课程标准、教材分析、课例展示、点评等。同时我们还分期分批派出我镇骨干教师到兄弟乡镇学习交流教学、教研经验,参加县、市、省内外各种类型的培训学习,并布置他们培训学习的任务,学习归来必须上展示课,做汇报交流,以达资源共享之效。每次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中心校与各村级小学的校长们必须全程参与,而且要求老师们完成的“作业”校长们必须率先完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上行下效,学习之气在我镇蔚然成风。这种形式的学习对教师们理论水平提高的收效可想而知。为了督促老师们能学以致用,我们小教“专抓班子”几位同志采取“推门听课,上门指导”的做法,到各校听课、上课。发现典型就利用我们中心校办的“石店教育”的形式通报表扬并推广,让大家有样可依,可型可仿。虽然这种做法过程漫长,收效不能立竿见影,可如今面对我镇众多教师教学行为乃至教学思想上的巨大改变,我们收获着的是一份激动、欣慰与快乐。
二、示范指导供参照
二00七年暑期,我县成立小教“专抓班子”,确定一名副校长、一名教务副主任、两名教学指导员为“专抓班子”成员,专门负责本乡镇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为有效发挥“专抓班子”作用,我们四人各施其职,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为了让我镇小学教师能“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我们组织全镇教师能观摩两位指导员的示范课。指导员上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板块的详细说课,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再次的说课,并做课后反思。另外,我们还把全镇十五所村级小学进行分片,小范围有针对性性进行专门指导。课后我处自己先评课,教给老师们评课的方法,然后要求听课老师对授课指导员的课进行评价。这些不同形式的研讨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明白了教学设计该如何写,课堂上该如何落实自己的教学设计,怎样从“以学定教”的角度来评价一节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今年秋学期到各校调研的情况来看,不少老教师的教学设计远胜于部分年青教师,虽然抄教案的情况改变甚微,但总算有所改变,这种现象还是非常可喜的。最近两位指导员正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登门服务”,深入各校进行专门指导。我们计划力争在两年内杜绝我镇教师沿袭近一辈子抄教案的做法。
三、同伴互学启思维
二00七年秋学期开始,我们全县范围内开始了计划两年半时间完成的“霍邱县小学教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达标考核”活动的大练兵。我镇从零七年春学期末开始动员、培训、练兵,整整一个暑假,我们忙得不亦乐乎,但收获着的却是一份“累并快乐着”的充实。零七年秋学期刚开始,我们“专抓班子”四位同志便深入到各校展开工作,推门听课、模拟考核,发现优秀教师,在着力宣传、培养的同时,还给他们确定一名帮扶对象。让他们深入到帮扶对象所在的课堂听课、评课、上课,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我们“专抓班子”的压力,还起到了同伴互学互助。我们还采取了先集中培训各校教研主任,再让教研主任负责开展起本校的教研活动。在这种“教学相长”中大家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兴趣更浓了。他们在相互学习与借鉴中相互启发思维,共同进步提高,关系更为融洽,进步更为明显。
四、深入实际抓典型
在课堂教学“大练兵”与达标模拟考核中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声音,个别没有进取精神的老师认为我们“专抓班子”同志是“没事找事做,捉弄人”,部分老教师认为自己反正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自己一辈子就这么“教”过来的,再学也改不到哪里去,坚持两年糊弄到退休算了,何必“找罪受”。面对此种情况,我们“专抓班子”四位同志保证每周、每天都在深入到村级小学课堂上去,除了指导、学习、教研外,我们又多了一项任务——发现典型课例、典型老师。经过一个半月的摸底,我们不仅发现了年轻老师中的表率张世珍、何英、尹俊、李明月,中年教师的楷模高敏、付杰等,还发现了即将退休了老民师的代表余道兰、余万忠。他们教学上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教学设计能吃透课标精神、理解了教材,掌握学生学年段特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更注重学法的传授。这些典型课例、典型老师的涌现,给我镇小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浆,为有力推动“课堂教学达标考核”活动在我镇的开展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五、课例展示树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让我镇的这些典型课例、典型老师发挥他们的榜样与示范作用,我们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地开展示范课例展示活动,不仅给这些老师提供了一处展示自我的平台,更为全镇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提供了可供学习与借鉴的范例资源。为调动校本部教师参与达标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每四日上午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