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自从社会出现阶级,人就被分为三六九等。君和民代表天和地两个等级,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相互依存。“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在君民之间还有一个官僚阶级,它与民一样接受君的
自从社会出现阶级,人就被分为三六九等。君和民代表天和地两个等级,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相互依存。“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在君民之间还有一个官僚阶级,它与民一样接受君的统治,同时又替君在维持国家的运行秩序。它是国家机构的代表,实际掌握着生产资料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平民百姓真正的对立阶级。尽管孟子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受到诸多君王的推崇,但是代表“社稷”的官僚阶级与平民阶级的矛盾一直都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官逼民反从来就是这一矛盾最致命的激化。
我不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作为名义上拥有全国土地的皇帝是最大的地主,但他也是官僚阶级和平民阶级共同的精神领袖和利益枢纽。除皇族外,地主还分为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士族地主属官僚统治阶级,庶族地主则跟农民一样属于被剥削的平民阶级,需要向官僚阶级所把控的国家机构交纳财富和生活资料。所以地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阶级体系,它可以划分成不同利益关系的阶层。同样,农民也只是平民阶级里的一个阶层。
平民阶级根据其掌握的生产资料和赖以生存的生产手段不同,可以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这种划分方式最早出现在《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管仲说这四类人是社会的基础,国家的柱石。四根柱子要平稳地撑起大厦,必须是一样的高度和一样的承重能力。可事实上国家很难有一个完全水平的地面来搭建上层建筑,先天而成的梯级使得四根柱子必然有长有短,有轻有重。所以这四民阶层也正如其语序排列那样,带有先后等级性。
这种等级次序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在以农业生产为根基的封建体制下,重农抑商必然是主流的社会观念,并逐步被国家法律所巩固。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中就有明文规定:“辨天下之四人,使各专其业。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
士可以通过科举进入官场,这是平民阶级转化为官僚阶级的法定途径。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汪洙《神童诗》),士成为最亲近统治阶级的平民。比如白衣卿相和闾里乡绅,在民间就有较高的威望和地位。从事工商的人也可以读书,但不能参加科举。为了对他们的身份进行管理,唐朝户籍制专门针对私营手工业者建立匠籍,针对陈列店肆经营者建立市籍。一旦编入匠、市籍后则不能脱籍改业,如果子承父业则身份世袭。工商户即使赚取再多的财富,也是“下人”,没有做官的机会;同时朝廷也不准官员经商,“不得夺下人之利”。由此可见在唐朝,社会地位与财富并不一定是对等的,争名比逐利更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商人就是因为被贴上“唯利是图”的标签而被世人鄙夷,成为社会末流。

唐朝商人是怎样唯利是图的呢?元稹的五言长诗《估客乐》里有淋漓尽致的剖析——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交关少交假,交假本生轻。
估客和贾客都是指商人。《估客乐》从一开始就把商人的理念与信条开宗明义地摆出来:无利不往是他们的理念,“求利莫求名”、“卖假莫卖诚”是他们的信条。这些与儒家教义背道而驰的信条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父兄们口口相传的行规,也是伙伴们携手同盟的誓约。
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一解市头语,便无乡里情。
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玉声。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在这种唯利是图的理念引导下,商人哪里还顾邻里乡情?他用黄铜打造金镯,把糯米吹嘘成项珠,叮叮当当地带回村里来,卖给那些见识少又不懂讨价还价的村妇,竟能赚十倍的利润。商人从中获得了原始积累,自己的生活也大有改善,“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这激发了他更大的野心,于是开始走南闯北,转贩各地奇货。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把生意做到长安后,商人碰到了瓶颈。他发现想要在京城赚大钱,有些门路不疏通是不行的。于是“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从宫里的宦官到朝中的公卿,再到王侯的显贵之家,他都逐一进行了打点。“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就连看市门的小吏和县官都得好好伺候着。这才安心地坐下来盘算生意的事情。
大儿贩材木,巧识梁栋形。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
后来商人的大儿子贩卖木材可以直接运到皇宫,小儿子贩卖盐卤可以不用向地方交税。生意越做越大,他带领的商帮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强,自己最终成为连官府都不敢轻易施压的巨贾富商。这简直就是一部屌丝逆袭史。当初商人从父兄那接收过来的经商信条,如今又成功地传承给了他两个儿子。像这样代代相袭,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不正之风何时才能平息?
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与发展,官商勾结的现象蔚然成风。既然规定“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商人不允许当官,那就用钱去买通官员为自己敞开后门;既然规定“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官员不允许经商,那就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去收受贿赂。有地位的人谋得私利,有财富的人赚取虚名。名与利的交易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进行着暗箱操作。
在非常时期,朝廷也会卖官鬻爵来增加收入,商人可以通过政治投机赢得官职。可是官袍加身,也改变不了商人卑微的地位,依旧被士大夫们嘲笑为沐猴而冠。比如木材商人武士彟,倾尽家财支持李渊造反,开启了大唐王朝。自己也被封为开国元勋,官拜工部尚书,可谓功名卓著。但他的女儿进宫封为才人时,还是被妃嫔们嘲讽排挤,笑其出身卑寒。在那个拼爹的后宫里,武才人只能像父亲一样,靠着商人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才干,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