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酒,最初产生于我国夏朝大禹时代。当时有个朝廷司仪官叫仪狄的发明了酒献于大禹,大禹饮后虽觉甘美,但自此疏远仪狄绝饮美酒,说:“后代必有因酒而亡国的。”果不其然,禹后世子孙名桀者以酒为池而亡天下。又据现代
酒,最初产生于我国夏朝大禹时代。当时有个朝廷司仪官叫仪狄的发明了酒献于大禹,大禹饮后虽觉甘美,但自此疏远仪狄绝饮美酒,说:“后代必有因酒而亡国的。”果不其然,禹后世子孙名桀者以酒为池而亡天下。又据现代医学讲,人长期嗜酒就似毒品般使人上瘾而难忌后患,可见饮酒过度不仅仅是伤身的问题,而且误事。
但任何事要一分为二地看,酒关键在于“人”去怎么把握。自古以来,酒为祭祀燕享之用,时与礼节联袂,富含祝福之意,而更不乏以酒为文化的许多传世佳话,如唐朝大诗人李白就可谓是美酒诗百篇。从这一方面来讲酒在人类的结拜友善、特别是政治上的“化干戈为玉帛”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提及“酒”来还有一则历史典故更值得我们探讨。
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这样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淳于髡为齐威王出使赵国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威王赐宴。当时的齐威王是沉溺酒中,荒淫不理朝政,常彻夜宴饮。席间,齐威王问淳于髡喝多少酒会醉。淳于髡说: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齐威王感到奇怪,就问: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喝一石。淳于髡就讲了自己的一大段酒经。他说:在大王面前承蒙赐酒,执法官在旁,御史官在后,我恐惧不安,不过一斗酒就醉了;倘若久未相见的朋友突然会面,高兴地追述往事倾谈私人情谊,喝上五六斗就醉了;至于说乡里聚会,男女杂坐,巡酒劝饮,流连不去,男女之间的某些忌讳都不顾了,遍地都有坠地的耳环,遗失的发簪,我内心欢喜,可喝上八斗酒才能有两三分醉意;而至于到了日暮酒残,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交错混杂,杯盘狼藉,堂上的烛火也熄灭了,绫罗短衣的衣襟也解开了,还能闻到微微的香气,这个时候我心里最欢畅,能喝上一石。淳于髡的这段话是说,酒喝到极点就会乱,快乐到了极点就会悲哀,这就是所谓的“酒极则乱,乐极生悲”。淳于髡用喝酒这件事委婉地劝谏齐威王要摈弃吃喝玩乐,勤政为民。齐威王深有感触地连连点头说:说得对,说得对,后使齐国转危为安雄踞诸侯之林。
今天我们以新时代的眼光衡量这个历史典故,也不无道理。单就我国喝酒的习惯来讲,北方人喝酒比较猛,南方人喝酒以杯小酒少适度为准,而跟外国人打交道谈生意,你要饮料,他来啤酒,能喝多少喝多少,想喝什么喝什么,没有人灌你的,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向这方面改革一下,这才是文明的酒礼。
提及酒来我们还会想起社会的另外一个群体,那就是佛、道教人士,他们讲戒酒,他们讲“酒能乱性”。为什么佛、道教人士这么讲戒酒呢?我给大家再讲个佛教中的故事。
从前有个小和尚在深山的洞里闭关修炼,觉得境界提高得很如意。半年后的一天,他的师父为了考验他这半年修炼的如何,就在他闭关的洞口悄悄地演化出三样东西:美女、羊、酒。这天小和尚觉得百无聊赖,就走出洞口忽然发现了这三样东西,一时心动,徘徊了几次都被这三样东西诱惑得不行,他首先看了看美女,心说,“色戒乃佛家之大戒,看来美女是不能碰了”;接着他又看了看羊,心说,“杀羊吃肉也是犯了佛家杀生的第一大戒,更不能碰了”;最后他看到了酒,心说,“这一小坛酒,喝点,佛也不会太怪罪,罪孽也轻”,于是他选择了酒。可是当他酒喝得兴致时,他想有个下酒菜,于是他把羊杀了烤起了肉串;酒喝醉后,恍惚间他又看到了美女,欲望上来,他又和美女睡觉了,结果是美女、杀生、酒这三样东西他都犯了戒。
提及这个事我是心有余悸的,因为我也是个修炼的人,特别是我在人间修炼,在各种场合、各种聚会中,因为我不喝酒也得罪过领导。有一次在单位的春游活动中,由于我是修炼的人,不粘酒,领导非逼着我喝,一次不喝,二次不喝,这位领导就是不算完,每次有机会都死死地逼着我喝酒。我说我是有信仰的人,不喝酒,喝酒后我就不能修炼了,会损伤我的修炼身体,可这位领导于是就拿工作来威胁我,意思就是要么你选择喝酒放弃修佛之心;要么你就不喝酒,会在工作上有麻烦。说到这里,摆在我面前的不仅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小和尚的三样东西――美女、羊、酒,而我面前摆放的是四样东西,其中有一个就是――工作。
后来我在压力下喝了酒犯了戒,保住了我的工作,可是我动摇的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人生信仰,也污秽了我纯净的功身,失去了佛缘,我感到我未来的生命没有了归宿。也许是在天有灵吧,那位领导前不久因为腐败问题被双规了,后来又被双开(免除职务,开除工职),可能是因这件事得到了报应,但是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还是乐不起来,因为我可能也被开除了佛门修炼之净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