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爹住瓦房孙住楼,爷爷奶奶住地头”,是中原农村广泛流行的一句顺口溜。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农村祖孙三代的代际关系和孝道衰落的现状。爷爷奶奶辈的黄金时代在文革前后,经济困难,当时仅有给孩子辈盖瓦房的能力。他
“爹住瓦房孙住楼,爷爷奶奶住地头”,是中原农村广泛流行的一句顺口溜。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农村祖孙三代的代际关系和孝道衰落的现状。
爷爷奶奶辈的黄金时代在文革前后,经济困难,当时仅有给孩子辈盖瓦房的能力。他们如今已老态龙钟,丧失了劳动能力,由于农村养老制度的缺欠,他们的晚年全靠孩子供养。虽然目前农村经济有所发展,然而进入“小康”的毕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农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而孩子辈“上有老下有小”,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爷爷奶奶辈的宅基地被孩子孙子占领了之后,只能在自留地地头搭个简易房子度日。但是为了掩饰儿孙的不孝,就会在田地里栽上果树或者是种上大棚以及其它可能的季节性经济作物,让其爷爷奶奶去看守。如此一来,爷爷奶奶辈的晚景相当凄凉,死后数日才被发现的现象时有发生。
爹娘辈也算生活在了好时候,政府免了农业税,又能外出打工赚钱,本来小日子可以很滋润的,可是计划生育搞得不好(三胎四胎很普遍),“超生”连累了他们,多子并没有多福。农村攀比之风很盛,你盖楼房,我也必须盖楼房,不给儿子盖楼房,孩子就找不到对象!再简易的楼房也得七八万元,两个孩子的楼房就得十五六万!哪里弄这么多钱?为了钱,他们只好举家外出打工,“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还有几人知道?于是只有让爷爷奶奶辈在荒郊野外啼饥号寒,自生自灭!
农村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竖立起来了,其实,大多是孙子辈的。在农村“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几乎没有,“娶个媳妇卖个儿”,孩子成家之后就会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父子兵”已经土崩瓦解,爹娘辈势单力薄,随着年龄增大再也无力建房,只好住在多年前的勉强能遮风避雨的瓦房里苟延残喘!
是的,在当今农村孝道已经变味甚至荡然无存!子女们生活拮据、经济困难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当今的社会制度比古代要优越得多,农民生活也好过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为什么古代人能坚守孝道?
从史料和影视剧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都是几世同堂的家庭,辈分越高在家庭中的地位越尊贵。老太太、老太爷要住在堂屋(正屋),儿孙们只能住在偏房。老人们能够养尊处优、颐指气使,而儿孙们只能唯唯诺诺、低声下气。
何以如此呢?中国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更是子女义不容辞的天职。古代帝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孝来治天下的,因此,也在体制设计以及舆论宣传上强化这些观念,使之能够在皇帝的子民中发挥教化的作用。许多朝代甚至把孝道写进律法,子女不孝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传统社会里,父母的家庭地位是不可能被轻易撼动的,孝道也就不能成为问题。
今日孝道之所以衰落,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
国家已经不再直接传输孝道的标准,道德建构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而是单纯“依法治国”,只要不违反法律就是好人。当然,依法治国并非不好。不过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依法治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依法治国”相当于“西药”,而儒家的许多道理相当于“中药”,治疗“内科”的疑难杂症还得靠“中药”!)因此,“孝顺”“尊敬”“谦恭”之类的字眼被遗忘,道德约束力弱化,农民孝道的标准悄悄发生了变迁。很多农村的农民评价儿女孝顺与否的标准,已经萎缩到只剩下是否能够满足父母生存需要的经济标准——只要为人子女的能够为父母提供维持生活所需的粮食,一般就不会遭受到其他村民的指责。在现在的农民家庭,代际互惠规范弱化,父对子的义务大多都还存在,但是子对父的义务严重弱化。在这样的氛围下,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就极有可能在子女“莫须有”的不公正待遇的借口下遭到子女的责怪。在子女之间对于父母行为公正与否的评价中,子女的无道德性的公正观念得以张扬。长此以往,“父将不父,母将不母”!因此,本来不成问题的事情也就成了问题,于是,孝道衰落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