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吃饭
作者:翩跹时间:2025-04-12 13:55:36热度:0
导读:昨天我写了一篇《做饭的故事》,发表后,有个叫若兰的朋友在我文章后发评论说:“做饭也能写出故事来。真佩服菊花姐姐。下一篇是吃饭的故事啊,再下一篇是拉X的故事啊。呵呵。”很感谢这位朋友对我文章的热心关注和
昨天我写了一篇《做饭的故事》,发表后,有个叫若兰的朋友在我文章后发评论说:“做饭也能写出故事来。真佩服菊花姐姐。下一篇是吃饭的故事啊,再下一篇是拉X的故事啊。呵呵。”
很感谢这位朋友对我文章的热心关注和支持,因为,我写文章的目的既是抒发自己的情怀,也是为了拿出来给读者看的,如果不是为了能起到点儿证明自己价值和抛砖引玉作用,我就没有必要来浪费自己和网络的平台甚至是读者的宝贵时间了。所以,恭敬不如从命,就为了表达我一份诚挚的感激心情,就接受若兰朋友的提议,今天,就先来写它一篇关于吃饭的文章吧。
说起来吃饭,也许读者朋友会说,就一个吃饭也能写出文章来啊?是的,就这个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吃饭,可是很有说道的呢。
《汉书.郦食其传》里说“民以食为天”,即,吃饭是人的天性,这话千真万确,人一出生,就张开嘴吐着舌头,到处找吃的,如果不用奶汁或其它等同于奶水的东西,及时喂进嗷嗷待哺的嘴里,那哭声绝对不会停止。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将饮食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吃对人生是多么重要了。
毛泽东主席说“人不吃饭不行”,人不吃饭的确不行,因为不吃,久了就会饿死,连生命都没有了,别的什么也就随之成为了泡影儿。只有生命在,只有就健康在,才能实现梦想。所以,要想保持身体这个革命的本钱必须要吃饭,还要吃好饭。不吃人间烟火的人,能够活命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的。
“食色性也”,有人说是孟子说的,有人说是告子说的,要我评论啊,不管是他们俩谁说的,至都少能证明这句话存在的历史是悠久的,也能充分证明,吃的问题,历来就是被极为重视的大事。
看来,吃饭是太重要了,中国人大都习惯见了熟人打招呼,开口第一句话就问:“你吃了吗?”说顺口了,有时竟然忘记时间地点,发现从厕所出来个熟人,也问人家吃了吗,结果闹出了尴尬的笑话儿。
还有的中国人将早饭叫做早点,也闹出了笑话:有个初识汉语的老外,对身边的中国人说:“你们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真强。”对方问何出此言时,他还故做聪明地指向一家立着“早点”牌子的小吃部,虽然不免让人啼笑皆非,但这一习惯用语,从老外对它的理解上,也还是可以看出一日三餐中早饭的重要性的。
既然吃饭如此重要,那么吃饭的方式方法就不能不讲究。狼吞虎咽,囫囵吞枣,暴饮暴食,既不美观更对身体健康不利。喝凉水吃冷饭,早晚是病。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细嚼慢咽比较受胃肠喜欢。
因为吃饭如此重要,才逐渐形成了饮食文化,出现了美食家。
吃饭还有礼仪,根据吃饭的座位和吃相就能判断出人的身份地位,吃饭是一张言简意赅的说明书。林黛玉初进府那顿饭,尽管林姑娘是来寄人篱下的,此前,也没见过如贾府的大世面,但她却不露痕迹地学着别人的吃法,一看就知道不是平民之俗女;再看看刘姥姥领着孙子进大观园那个狼吞虎咽的吃相,不用问,就已知道了她乡下人的身份;再有,自古以来,在比较讲究的宴席上,吃饭的座位都是有讲究的,客人和主人应该分别对号入座的,绝对不可以大大咧咧随意坐。
吃饭又可分为吃自己的、吃别人的、吃国家的等不同情形。
吃自己家的饭,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能够买得起什么吃什么,很随意很泰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我的饭我做主,所以,如果不想难为自己客随主便的话,就最好坐在家里吃自己的饭。
吃别人的饭,在去吃前最好弄清楚有没有理由去吃,当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大快朵颐了一把不该吃的饭,嘴上的油还没擦干净,请吃的人就提出要求来了,如果是能办该办的事情还好,反之,有求比应地做了错事,那就麻烦了,这也就是常言说的“吃了人家的嘴短”,如果碰巧赴的是鸿门宴就更加危险啦。
至于吃国家的饭,即,吃皇粮,说起来很神气,但是,吃了之后,一定要好好为国家做事,对得起那个国家给的饭碗和碗里的饭。因为,穿行在肚子里的皇粮,那可是纳税人的血汗栽培出来的。如果吃了人饭不干人事或不好好干人事,早晚会落得个人不人狗不狗的下场。
当然饭还分为中国餐和西餐等等,我在这里就不细述了。
关于吃饭的话题,肯定还有更多值得写值得说的,何奈我才疏学浅,勉强写出来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