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头发惹了谁
作者:险胜时间:2025-04-14 06:09:03热度:0
导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的剥夺,谁伤吾身体发肤,吾与厮拼命。我所在的中学,不管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还是学习风气都不是很好,所以学校的声誉也很差。学校领导为了改变学校的形象,下了不少功夫,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的剥夺,谁伤吾身体发肤,吾与厮拼命。
我所在的中学,不管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还是学习风气都不是很好,所以学校的声誉也很差。学校领导为了改变学校的形象,下了不少功夫,可效果可见一般。
整理学生仪容仪表是学校提高形象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内容有:不准学生穿奇装异服、不准学生佩戴任何装饰品、不准男生留长发。由于我们这地方经济比较落后,学生穿衣服也就中规中矩,更很少有学生戴金银饰品,惟独头发这有个头就能长的东西窜得很快,所以整理学生仪容仪表的实质就是修理男生的长发。
学校为了抓好这件事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先是校长在全校集会时提出要求,然后班主任到班上宣传,然后学校领导再一个班一个班的检查,发型不合格的的登上名字,限定你多长时间内把头发剪掉,如果在规定时间没有剪,那就只好执行最后一道程序,由老师给你剪掉。看似仁至义尽的程序,却让人难以接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学生这个充满青春的活力与激情的群体里,对个性、时尚的追求也就更为明显。而大部分学生由于忙于学业,加之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头发几乎成了唯一能彰显其个性的外形标志,因而学生对头发也就看得很重要。而学校却说剪就剪,理由就是头发太长,不符合学生形象。剪发也没有一个标准,完全是由老师说了算,只要学生稍有不从,老师们就以“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不符合学校规定,你就走人”之类的话来压学生,经常还会被扣上一个不讲道德的帽子。校园内每天都在上演着猫和老鼠的故事。
我不知道老师心目中所谓的标准学生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是见到老师唯唯偌偌,对老师的话逆来顺受、唯命是从的榆木脑袋,还是钻进书里出不来的书呆子呢?我也不明白头发的长短跟道德素质的高低又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呢?
老师们的做法引起了很多学生的愤怒,但迫于各方压力,学生也只有忍痛割爱,老师们也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其实,他们输了,输得很惨,输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他们输掉了学生对他们的那份崇敬,输掉了那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输掉了那为人师表应有的气度。
最可恨的还是那些拿着剪刀在校门口等着剪学生头发的老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老师都是头顶没毛的那种。也许是由于自己长不出头发导致心理变态、性格扭曲,所以才会如此残忍的剪掉学生那一点仅存的个性。我想他们在一刀一刀剪着学生头发的时候,心里一定有一种痛下杀手的快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个中国公民享有的人生权利是一样的,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严格保护。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每个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宪法大于校规,而教师们以学校规定为理由,野蛮、粗暴、强制性的剪学生的头发,算不算是违宪行为呢?至于到底侵害了学生的什么人生权利,违了什么法,就要去问法律专家了。不过我查了一下,应该于人格尊严权中的肖像权有关吧!
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净土,那就只有佛门和学校了。佛门用其博大精深的佛理教化其信徒,以达到普渡众生的目的,学校用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学生,为国家造就栋梁之材。学校和佛门虽然所用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其作用都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净心”。净化人们的心灵,升华人们的灵魂。剃发是不堪红尘之苦的人遁入空门时必须举行的一个仪式,而我们还年轻,还有美好的未来,还生活在红尘俗世中,那是否应该免受这削发之苦呢!难到把所有学生都剃成光头,学校就真的变的和佛门一样清净了吗?
清朝末年,一部分人率先剪掉辫子,而朝廷出于政治的考量,禁止人们剪辫子。而自许进步的后人们在历史上将率先剪掉辫子的这些人称为“当时的进步人士”。而今,学校领导出于学校形象的考量,强迫学生剪头发。学校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进步的地方,为什么却容不下一头乌黑、油亮又充满自然气息的头发呢?这样的学校跟当年的清政府比起来有什么区别,又何谈进步呢?
世界飞速发展,由于年轻人和中老年人所受社会环境影响不同,所以在思想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当中老年人不能接受年轻人的思想或与之冲突时,往往是野蛮的打压,粗暴的抹杀,导致现在许多年轻人做事容易走极端,虽然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但这显然不完全是年轻人的责任。社会有没有思考过呢?为什么非要“今天为学生整理仪容仪表,明天为学生整理遗容遗表”才会引起学校的思考呢?
听听不同的声音吧,剪掉我的头发别剪了我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