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与“有位”之我见
作者:道牙时间:2025-02-06 04:10:16热度:0
导读:俗话说“有为即有位”、“有位便有为”,这是一种对“位”与“为”的概述。但是,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之。鄙人认为“有为不一定有位”,“有位也不一定有为”。首先,从“为”字上来分析。所谓“为”是主观上的努力,
俗话说“有为即有位”、“有位便有为”,这是一种对“位”与“为”的概述。但是,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之。鄙人认为“有为不一定有位”,“有位也不一定有为”。
首先,从“为”字上来分析。所谓“为”是主观上的努力,是为完成某一件事情而作出的行为上的表现。是否真的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然而,其作为的大与小,并不是决定于自己的评判,而是由社会环境来评判的。既然如此,那就必定要求需要有一个公证、民主的评判环境来对作为的大小进行评价和判断。这样一来,这种公证、民主的评判环境就需要社会来创造,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其本身就是一个自私的活动主体。所谓说的“人不为已,天殊地灭”。正因为人这种自私性和情感性,决定了对“作为”的评判效果,特别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作为你的“上司”或是“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说你行你不行也”。这就是对你个人作为的评判标准,而且,这也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社会评判规则。因此,假若你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即便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工作、任劳任愿地奉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地为人民谋利益,同时你也作出了许多的努力和贡献,但是,上帝决定了你仅此只是一个做报表的“材料”,那么你再有所作为,有所创新举,有所突出的贡献,也绝对不可能挣得一席之“位”。除非你拥有绝对优势的“政治背景”或是“外界因素”,否则,你就老老实实地做报表吧。又何必总是与自己过不去而自行烦恼呢?善待自己笑看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者常乐也!
其次,从“位”字上来分析。所谓“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由历史形成而无可否认的行为表现。例如:某一地方或是某一级别的领导职位。其“位”有大也有小,有实也有虚。身居实位、大位者,从根本上讲就具备了“作为”的外界条件,当然也就有了有所作为的现实行为。因该种人手中掌握着实权,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为民做好事,为党办实事。相反,那些有其虚位而无实权者,其本身在其位也不用谋其事。进一步地讲想谋事也难以谋成事。说白了,根本上就不需要你为事。因该种人手中没有掌握着实际有效的权力。心中总想真心实意地为民、为党做一点事情,可是根本上就不具备这样的外界条件,而且,某些人根本就不希望你做多少或者说是多大的事情。因此,你就在无奈的思绪中闲着吧!当然,这样一来也就出现了有其“位”而难有其“为”了。这是你个人无法改变的现实。
就拿鄙人所在的工作单位来说,虽属于县级“四大机关”之一的政协机关,要说是有其“位”,这一点都不假,有处级岗位也有科级职位。就连工龄只有十多年的鄙人,大小也是一名正科级干部。这就是所谓说的“宰相家人七品官”吧!但是,除了政协主席之外,其他领导也就不是领导了。既然你不是领导当然也就不可能发挥其什么大作用了。在现实生活中,甚至于存在堂堂政协副主席还不如一个局级单位的股所长。股所长们不仅有签字权,而且还配备有公务专车,美其名日:“工作需要”。正由于这种需要,所以任何“吃、喝、拉、撒”一切费用开销,皆可由自己堂而皇之地签批上一个“同意报销”。既不用自己贴血本掏腰包,接待搞好了、吃喝好了,上级领导或是主管领导一高兴,并在大小会议上不断地称赞道:“某某同志工作出色,尽职尽责,能团结同志,表现相当不错”。至而在年终考评会上,优秀者席位全部被这些人占有之。然而,作为政协、人大机关的副处级、科局级领导干部来讲,既无公务专车也无开销签字权,某些时候,在热闹非繁的酒宴上,也都不可能拥有一席之位。呜呼!从表面上看,其“位”倒是有了,但这种“位”只不过是一种虚位、闲位、空位,想当然,既然确实不需要你“作为”了,那么,你闲着就闲着吧。又何必忧心忡忡地老是去索挂和奋挣那种不该属于自己的社会之“位”呢!
俗话说:“多栽花少栽刺”,“淡泊明志,宁静至远”。默默地做一棵小草,这也不见得就是一种低微鄙贱的人生。只要你活得潇洒、活得自在,那么,我想你一定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既然在这种“有为而无位、有位而难以有为”的社会制度下,你也没有必要苦苦地去挣扎、去厌天忧人、去懊悔往事埋怨自己。息气宁人,静下心来,修心养性,努力做一名正值的人、公道正派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有益于社会和家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