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既然“食色,性也”,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谈“色”而色变,谈色就是寡廉少耻,而应该理性地分析和对待,因为“色”也是人的天性之一。《论语》里,“色”字出现过二十几次,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含义。鄙人通过仔细阅读和
既然“食色,性也”,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谈“色”而色变,谈色就是寡廉少耻,而应该理性地分析和对待,因为“色”也是人的天性之一。
《论语》里,“色”字出现过二十几次,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含义。鄙人通过仔细阅读和整理归纳,大致可以将《论语》中的“色”字分为四个方面的意思。且尝试论之,聊博读者一哂耳。若或可于君有益点滴,则实为边际收益。
首先,一看到“色”字,让人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美色、女色”之意,就是“好色之徒”中的“色”字之意。诚然,在《论语》里,确实有几处的“色”字表示的是这个意思。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以批驳或规劝的口吻说出自己的观点,告诫人们要注意女色,不要沉湎女色,对于贪恋女色和美色的人,给予了无情的批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里的“色”字就是“女色”的意思。子夏说,一个人要从心里尊重贤人,看轻女色;孝敬父母能尽力,奉事君主能献身,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等等。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里的“色”字是“美色”的意思。孔子说:我还没见过喜爱美德就像爱好美色那样的人。孔子的话,表明了当时的一种社会倾向,是孔子所担心的。孔子本人对这样的人和事,也以自己的方式表示抗议和不耻。
如:“齐人归女乐,季恒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齐国馈赠了一批歌姬舞女,季恒子接受了,君臣三天不上朝理朝政,孔子于是就离开了鲁国。孔子认为,好色之徒是不没有仁义忠信可言,是不可能干成大事的,于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选择了离开。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年之时,气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的“色”,也是女色的意思。孔子告诫人们:少年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
其次,在论语里出现的“色”字,更多的是“脸色、神色、面色、表情”等的意思。比如: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的“色”就是“脸色”的意思。孔子说,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最难。孝顺最难的不是帮主父母干干活,有好吃的让父母先吃,最难的是始终保持脸色和悦。不要以为能养活父母就是孝顺了,孔子说,人对于牛和马也能养,如果对父母不从内心地尊敬,尤其是始终和颜悦色,就不是真正的孝。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子张问到:楚国的子文三次出任令尹,脸色没有显出喜悦,三次被免职,脸色没有流露出怨恨。表示出子文的淡定从容,一幅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的心态,表示出对功名利禄的平和心态。
论语里,记录了孔子担任鲁国傧相时的许多细节,其中有几处着重描写了他当时的脸色和神色,表示出了孔子的彬彬有礼,和对礼的极端重视和敬畏。如: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鲁君召唤接待国宾,孔子脸色庄重,步伐加快;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走出朝堂,跨下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自得。走完台阶,快步向前,两袖像鸟儿展开的翅膀;表示出孔子面对国君的时候面色庄重,而离开国君的时候,神色坦然平和。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孔子出使别国,手捧玉圭,好像承受不了。向上举,像作揖,往下放,像在交给别人。面容战战兢兢,脚步细小,似乎循着固定的路线走。呈现礼品时,面容和悦。和国君作私人会见时,表现得轻松愉快。表示出孔子在不同场合,依据不同的礼节而呈现的脸色各不同。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有丰盛的宴席,一定面色庄重,起身致谢;响惊雷、刮大风,表情一定变得严肃不安。孔子曾经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应该敬天畏地。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孔子在山路上走着,看到一群野鸡,他的脸色一动,也就便冲天飞去。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孔子说:称赞言论笃实的人,还要看看他是一位真君子呢,还仅仅是一个伪装脸色庄重的人呢?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孔子说:贤人避开乱世而隐居,次一等的避开不安宁的地方,再次一等的避开长官难看的脸色,更次一等的避开长官的污言秽语。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看长官的脸色就贸然开口,叫瞎眼。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其中有“色思温”,意思是:脸色,要考虑是不是温和。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孔子说,表面上气壮如牛,内心里却胆小如鼠,如果用小人来作比喻,那就像个钻墙洞的小偷吧?
再次,“色”是“面孔、面目”的意思。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这样的人,爱心是很少的。
还有,“色”就是“颜色”的意思,如“色恶,不食”。对于孔子,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食用,等等。
总之,论语中的“色”字大致是以上四种意思,而我们平时要注意的,就是要不沉湎于女色,平时自己要保持面色和悦,面容端庄,与别人相处要学会察言观色。
二〇一二年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