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怎么啦
作者:楚腰蛴领时间:2025-02-06 04:09:36热度:0
导读:几天前,河南老家来电话,说有几个招商项目,看能不能找到投资人。很不容易找到两个投资商,结果是,他们不想和河南人打交道。几年前我去新疆办事,朋友悄悄告诉我:“你千万不要说你是河南人。”我问为何?朋友说:
几天前,河南老家来电话,说有几个招商项目,看能不能找到投资人。很不容易找到两个投资商,结果是,他们不想和河南人打交道。
几年前我去新疆办事,朋友悄悄告诉我:“你千万不要说你是河南人。”我问为何?朋友说:“新疆人最讨厌河南人。如果知道你是河南人,你的事儿肯定办不成。”我只好装腔作势,背叛祖籍两个月余。后来在去乌鲁木齐的火车上印证了朋友的话。两列车员在斗嘴,甲说:“你简直像个河南人!!”乙听后,气急败坏地回应说:“你才像河南人呢!!”可见,河南人在新疆人眼里是什么地位啦。
据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新疆某交易会门口竟贴出“河南人禁止如内”的招牌。在农村的墙壁上刷写着“防火,防盗,防河南”的大幅标语。
我七十年代初就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河南,来到了湖河密布的江南湖北武汉。武汉人也是一贯看不起河南人的。把河南人叫做“河南胯胯”。在武汉人眼里河南人是“脏”的代名词。每个武汉人都会脱口而出“你看你邋胍的像个河南人”。
近几年,河南人的威信在全国各地急速下降。招工不要河南籍的,房屋不租给河南籍的,商品不进河南产的,果品不买河南种的。。。。简直视河南和河南人如洪水猛兽。。。。以至于出现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臭骂河南人的新编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班长和董存瑞去执行炸敌人碉堡的任务,班长是一个河南人。在最后一刻,炸药包找不到依托物放置,但任务一定要完成。在这危机时刻,班长对董存瑞说:“小董同志,你拿着炸药包,我去找根棍子。”说完就走啦。留下董存瑞一个人,手拿炸药包,期盼着班长找根棍子来。可是,到了总攻的时间,还不见班长回来,这才知道上了班长的当。没有办法,只好为国捐躯了。董存瑞手举炸药包,高呼:“同志们,再见了,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遭坯河南人,这个杜撰的故事发挥到了及至。在这个故事里,河南人班长是一个邪恶的化身。临阵逃脱,贪生怕死,出卖欺骗同志,不守信誉集于一身。
始作俑者杜撰这个故事用心何在?
河南人到底惹了谁?
在你骂河南人的时候,你千万别忘了,河南是华夏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古至今,人杰地灵。
辉煌的历史谁都无法磨灭的。
首先声明,我不是在为河南人叫屈,也不是打抱不平。我只希望大家对河南人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理解。
今天我在这里转载了下面的文章,希望你看了以后对河南人的看法有所新的认识。
《河南人到底啥性格》
有学者提出,为什么向来中国灾难最重的是河南?总根源就是意识形态过敏。其实,上边却未必是他们猜度的那种意思,跟来跟去实际上是跟了魔鬼。
眼下,咱河南人成了国人议论的焦点,好像离了咱河南人就没有了话题似的。说白了,这都是中国人自身的毛病,只不过借着咱河南人来说事、“指着和尚骂秃子”罢了!
一
2002年初,坊间有一本书,叫《河南人惹谁了》,是探究社会上那么多人为何要嘲讽歧视河南人的,据说卖得极火。此书一出,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效应,一些有头有脸的河南人也纷纷撰文反击,解释真正的河南人并不像书中所说的那么坏,书中的一些段子,是成心在污蔑、糟践、贬低和丑化咱河南人。
笔者有幸,也忝列为河南人。愚以为人家瞧不起咱河南人、不相信咱河南人,原因很多,一言难尽,但并不见得是地域歧视或肆意贬低,而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的:比如说咱河南人要办的四件大事“给地球镶金边,给黄河装栏杆,给珠峰修台阶,给长城贴磁砖。”这不都是在讽刺那些“假大空”的官僚主义吗?愚还以为,歧视或丑化河南人,其实就是对咱中国人的自我埋汰,不必过于认真计较。因为河南代表着中原文化,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咱河南人身上有的毛病,不少中国人身上都有积淀,骂咱们两句又何妨?
二
其实,真正让咱河南人形象扭曲变形的,应该是近几十年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为了印证咱河南人长久以来患的“左”病,不妨找一个旁证,他就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原中共中央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的杨献珍。据《无悔人生·杨献珍》记载,中国大跃进期间,杨献珍主动请缨来到河南,因为“当时的河南省,据报纸报道,样样都好得不得了,居全国第一,号称千斤省。小麦卫星、玉米卫星、钢铁卫星,一个接着一个放,好不热闹。”某卫星公社小麦亩产吹到了7320斤,而当年第四期《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还为此进行了充分有力的“科学论证”,题目就是《揭开了“7320”之谜》。等他到下边一看,卫星全是假的,普遍营养不良,人人患有浮肿病,还饿死了不少人,被杨献珍形容为“这是叫花子共产主义,甚至比叫花子还穷,因为叫花子还有一条打狗棍吗!”。杨献珍亲眼所见,人民公社社长的母亲来找儿子要粮吃,儿子没有,为娘的只好哭着回家去了。
那时候,河南的“假大空”名正言顺,干部的基本功就是要学会弄虚作假。在河南省党代会上,一个县委书记的发言稿是这样念的:“不虚报,就不能鼓足群众干劲;不虚报,就不能促进大跃进的形势;不虚报,就于群众脸上无光!……”在一连串七八个铿锵有力的“不虚报”的后面,却是民有菜色,,饥肠辘辘。等向河南省委辞行时,省委主要负责人还腆着脸说:“我们的缺点很多,就是浪漫主义多了一点儿。”
对此,杨献珍脱口而出,“浪漫主义百分之九十九,现实主义百分之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献珍由此闯下了反对毛主席和“三面红旗”的大祸,一向以浪漫主义自居的毛泽东得知后,大为震怒,说:“杨献珍说的浪漫主义百分之九十九,现实主义百分之一是反对我的”。
三
还有一个亲历者,就是曾担任过河南省省长和第一书记、邮电部部长的文敏生,他的生平回忆《文敏生回忆录》,可以说是河南六七十年代的实录。这本书也有些奇特,因为作者本人是党的高级干部,书又是薄一波题签,可却是自费出书。几十万字的回忆录从家世一直写到他1987年从一线下来后到任中顾委委员。作者是1961年到河南来任省委书记的,亲身经历了整个文革期间,所以直笔写来,都可视为信史。
河南左祸为害之烈,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