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首先产生世界观,然后上升到哲学思想,再上升到哲学。我认为哲学虽然是人类学问的最高层,但关于什么是哲学,也就是哲学之学也是学问。古往今来,哲学思想何其多,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首先产生世界观,然后上升到哲学思想,再上升到哲学。我认为哲学虽然是人类学问的最高层,但关于什么是哲学,也就是哲学之学也是学问。古往今来,哲学思想何其多,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堪称哲学。
哲学之下又有两门学问,一是关于存在规律的学问,叫科学。二是关于自主存在的人与自在存在的外界的关系的学问(当然不是指生态学),叫美学。
美的本质是什么?任何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美学也一定如此。我认为美是人与外界的和谐关系。是人与外界碰撞产生的火花。外界是变动的,人是变动的,当特定的人的心境与特定的外界接触,产生和谐愉悦的感觉,就是美。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感受不同,而同一个人对不同的事物感受不同。有的人把美归于人自身或外界的身上,我认为都不对,美是二者之间的一种关系。
诗是在美学范畴之内的。广义的诗意也就是美的意境,举凡音乐,绘画,舞蹈,书法,建筑,文学等都是诗,其创作者也都是广义的诗人。每当我聆听美妙的音乐,我由衷的赞赏作者的诗心。狭义的诗是用文字来描述诗意,但与小说,散文相区别。不管是诗体小说还是散文诗,都是交叉过渡的体裁,就好像陆军航空兵与陆军的区别,海军陆战队与海军的区别。诗歌有其狭窄的定义,我认为所谓诗,就是赤裸的表现感觉,感情与认知。是最直接的奔向心理活动。是文学精粹。我们写散文与小说,都可以在广阔的背景里加入诗的元素。
诗歌的出发点是感觉、情感与认知三点。是对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的描述。所以有的诗实际上是作者的感觉,而如果技术不硬,往往读者很难解。有的诗是作者的感情倾向,倒是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的诗是作者对哲理的表达,也是要技术的。
这就涉及到技术问题了。技术的用处就是:你要把自己的感觉体验告诉别人,借助技术可以更迅捷的让读者逼近诗人的内心。任何创造都有个技术问题,而且有意识的总结技术的流程也是匠心的表现。诗歌的技术如赋比兴,如隐喻象征,如夸张,如通感,是一个应该不断创造扩展的学问,诗歌的进步其实也有赖于诗歌技术的进步。
一个诗人,不怕你去描述感觉,就怕你技术不过硬。就好像说相声,不管你隐喻也好,象征也好,最后都应该把包袱抖开。诗歌让自己看与让读者看是作家应该注意的,因为是作家,担负着向读者传达意念的责任,就因该建立走向读者的通道,而不是只顾自己孤芳自赏,如果这样,就不应该发表。如果一首诗需要心理解析专家去解读,那么这部作品应该是失败的。我们运用技术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的高明,不是连环套连环的制造迷宫。而是要通过技术,使得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而不必借助心理解析专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