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当我还年少的时候,总不明白记忆到底有多重,总不明白那些忧伤的音乐何以令人潸然泪下。后来才发觉,随着年岁的增长,人总会无法避免地怀旧、感伤。一首歌,一句话,一个画面,就能触动记忆里的丝丝线线。就像村上春
当我还年少的时候,总不明白记忆到底有多重,总不明白那些忧伤的音乐何以令人潸然泪下。后来才发觉,随着年岁的增长,人总会无法避免地怀旧、感伤。一首歌,一句话,一个画面,就能触动记忆里的丝丝线线。就像村上春树笔下的渡边,因为汉堡机场一曲忧郁的《挪威的森林》,便复苏了那些似乎已被淡忘的伤感记忆。
我喜欢听着忧伤而纯净的音乐,沏上一杯清茶,在一个人的安静午后阅读村上春树,阅读《挪威的森林》。那些纯而又纯的情感,让我们怀着懵懂怀着好奇思考爱情,那些迷惘而感伤的爱情,让我们不躲闪不朦胧地直视青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路的人在那里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在那里重新相逢。”村上春树的世界便是如此,阴阳交错,扑朔迷离。无论是情感还是生活,都显得那么影影绰绰。喜欢村上春树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奇异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以他独特的东方式的感伤折射现代人的生活。然而,阅读了那么多村上的作品,我最钟情的始终是《挪威的森林》。
柔情似水的直子,野性大胆的绿子,是与渡边纠纠缠缠的两个女子,一个令他动情倾心,一个令他难以抗拒,最后却都消失在他的生命里。“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这是直子对渡边的希冀,“要我时就只要我,抱我时就得只想我。”这是绿子对渡边的恳求。而渡边,便是在这样一半现实一半虚幻的情感中,难以走出青春的沼泽,迷失在那片茂密的森林。
多愁善感的直子,生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生活圈子里,忧郁,内向却楚楚动人。木月的死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对此,渡边也无能为力。就是这样的直子,占据了渡边的心,她填补了他心里的空缺,就像一个捕捉不到的影子嵌入渡边的灵魂里。也许正是因为渡边留不住直子,所以才更加地执迷。渡边对直子的爱是绿子渴望却又不可得的。张扬而坦率的绿子,活跃在渡边的生活里,却始终无法涉足他的精神世界,她也努力过,尝试过,终因无能为力而黯然离开。最初的爱恋,美丽的邂逅,无力的纠缠,在那片森林里,他们迷失又重逢,重逢又迷失,走不出青春的怅惘,走不出青春的彷徨。
“有的东西不过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东西等到理解了又为时已晚。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认识自己的心的情况下选择行动,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是啊,等到理解的时候又为时已晚,结果渡边留不住直子,也无法阻止绿子的离开,留下的只是始终抹擦不去的思念与眷恋。一切已成往事,那些永远无法逆转的记忆,沉重得让人无限地感伤。
而今,当渡边的耳际又响起那首《挪威的森林》时,往事一幕幕上演,不得不承认,青春是美丽的,青春也是残酷的,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还没来得及领会却已读完。渡边所能做的,仅仅是在浅唱低吟的忧伤旋律里,迷失在过去的每一道短暂的光阴。
总喜欢在一个人孤独的时刻,在厌倦了机械式的忙碌后,想一些歌,几本书,几个他人的故事,忧伤着他们的忧伤,感动着他们的感动,而这里面,便有一本书叫做《挪威的森林》。也许真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我们必定会迷失,后知后觉的我们,总有一天会找回自我,只是不知是否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