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守望
作者:隔条时间:2025-04-12 08:19:21热度:0
导读:我们决不能成为自己的掘墓者,我们要果断的地毫不留情地彻底地铲除人类的劣根性,我们需要用我们敏锐的充满智慧光芒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及其周围的这个世界,我们呼唤喷薄而出的黎明的到来!——题记关于痛苦与快乐幸福
我们决不能成为自己的掘墓者,我们要果断的地毫不留情地彻底地铲除人类的劣根性,我们需要用我们敏锐的充满智慧光芒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及其周围的这个世界,我们呼唤喷薄而出的黎明的到来!——题记
关于痛苦与快乐
幸福与痛苦之于人类,就像可口的甜点与难以下咽的中药一样,人们更加喜欢这能让自己味觉得到满足的东西。那么就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幸福到底为何物吧。
很明显,幸福在于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即自己的某一欲望得到来自外界的肯定和满足。但我们可爱的人类没有真正的理解这句话,他们直接把欲望的满足和幸福等同了起来。特别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表现得更加明显,正如歌德青年时代的朋友认识到的那样:“正因为人们要求获得幸福,才铺设了一条悲惨的,多少与他们的欲望相一致的不幸的道路。”随着我们财富的不断增加,我们的欲望的界限也在不断的扩大,虽然我们只想得到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可我们拥有的越多,我们的希望也越多,我们最初的愿望的窄圈就这样一直扩展得无穷无尽。现代人一直陷在这种欲望的沼泽里,越陷越深,几乎透不过气来。而更另我们失望的是,人类到现在为止依旧对这种幸福紧搂在怀,并试图向夺取这些幸福的圣贤像恶狗一样的狂吠!因此现代人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不幸福。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把易变质、易出事故的东西当成了幸福的来源。在于他们一直在追求某种否定的或虚幻的东西,或者更像歌德借米特勒之口所说的那样:“驾驭厄运的欲望是一种确定的目标,但是,贪心不足是导致不幸福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贤哲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源于痛苦的自由。”伏尔泰也说:“幸福不过是一场梦,不幸才是真实的。”这些话在这里就有了积极思考的价值。追求大量的物质以及财富,只会招致更多的痛苦,这与贤哲们所主张的“少一点不幸地痛苦的生活”相背离,幸福于是便成了一个奢侈的字眼。叔本华指出:感受到的痛苦是某种现实存在的东西,因此这种痛苦的消逝才是幸福真正的标准。亦即不再追求财富这些虚假的梦幻,幸福便是可能的了。
其实一个人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取决于他倾注全力的是什么事物。在这方面,纯然的脑力工作——这是精神自身能力的发挥——一般来说,要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方法享受到更多的幸福。为了得到幸福,我们试着去追求真理,不可侵犯的东西和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为了得到满足,愿望要求一种陌生的,独立与我们意志的意志与他保持和谐,一致。为了更保险的得到幸福,最好去渴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在我们愿望最有可能遇到障碍的事物上去实现我们的愿望。接着你便会找到幸福,当然我是指那些聪明的非常有才华的天生有敏感气质的人。
关于自私与欲望
自私是欲望衍生出来的产物。而欲望又必定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连和尚也不例外,出家人不是求宁静,求超脱,求涅磐吗?仔细一想这些同样属于欲望的范畴,就是退一万步讲,他总还有求生的欲望吧,故而世上无无欲之人。
佛家把欲望列入四大罪恶之一,我就开始怀疑释迦摩尼了,他要拯救人类不也是一种欲望吗?这样看来,他一直在做罪恶的事了……
就其人的本性来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像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也无法决定我们本身有没有自私的一面。只是自私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不一样,欲望越多、越大的人,自私的一面表现的更为强烈一些。在此我们可以为人们所谓的君子抛出一个定义即:能够恰当的控制自身的欲望并不让其凌驾与自身之上的人。然而人们经常说谁谁谁比较自私,却总不说我们都是自私的,为什么呢?首先是由于人们的虚荣心,每个人都羞于说出这句话。其次便是这个人的自私伤及了他人,是由于他的自私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自身的范围之内,强占了他人的东西。最后,自私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彼此的伤害中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致使人类无法察觉。但我们不能就此荒唐的否认自私的存在。
所有的宗教都是骗人的东西,都是诱使人类走向无欲动物的魔鬼。所有的宗教都试图将人类变得像动物一样乖巧可爱并听从他们的使唤,耶稣和释迦摩尼是最厉害的魔鬼。要知道扼杀人的欲望就等于剔除人的本性,等于把人变得无欲望也不是人为止。
当尼采杀死上帝以后,人们才渐渐的不再受禁欲思想的影响。然而这时。人类的欲望又伺机迅速的膨胀,由无欲向您一个极端迅速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