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与和尚
作者:犀比时间:2025-03-25 19:44:39热度:0
导读:节日加班,总会让人产生不快。但这一次的加班因为单位同事儿子的话却让我开怀大笑,烦恼顿消。同事小周的丈夫半个月前去了登封工作,中秋时节也没能回家团圆。孩子便给父亲打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父亲说,“在登封
节日加班,总会让人产生不快。但这一次的加班因为单位同事儿子的话却让我开怀大笑,烦恼顿消。
同事小周的丈夫半个月前去了登封工作,中秋时节也没能回家团圆。孩子便给父亲打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父亲说,“在登封”。儿子不知登封在哪里,又追问,“你到底去哪了”。父亲便又回答,“我在少林寺。”儿子一听这话“啪”地把电话挂了,哭着去找妈妈,拽着妈妈的腿,边捶边哭说喊:“都怨你,把爸爸赶走了,现在爸爸去少林寺当和尚了,呜……”妈妈赶紧解释“什么和尚,你爸爸是去那儿干活了。”
一个孩子的脑子里,印象中的只有眼观耳听的一些信息。现在有关少林寺的影视剧很多,只要提到少林寺必与和尚有关。所以在孩子的记忆里,少林寺是与和尚划等号的。可见,外部信息传达给孩子的是简单而直观的,而这潜移默化的认知往往会刻印在孩子的脑海里,不管这信处是否完全准确还是片面。
今天加班由于工作太多,我便打电话给小周让她也来加班,上午接连打了三四个电话,接电话的都是小周的儿子,其中几通电话小孩子只是接电话却不出声,只有一通电话说话了,却是一问三不知,连妈妈去哪儿、干什么去了、中午回不回都一概说“不知道”。我想,既然孩子在家,中午人一定会回家的。到中午12:30又打过去,正好是小周接的,事情很快解决。下午,小周来上班,说起打电话的事,小周笑着说:“我在外面干活,回来后儿子告诉我,有一个男的连着打了几个‘骚扰电话’,真讨厌。到了中午,一听电话铃,看了电话号码说:‘妈妈,就是这个号打的骚扰电话’,我一看是单位的电话,就接听了。”
哈哈,小小的孩子从什么途径知道了“骚扰电话”呢?从孩子的知识面来看,只有通过电视才能解释得通。小周告诉我,上午的电话孩子就正在看电视呢,为了不耽误看电视,就谎说不知道妈妈在哪儿。看来电视的魔力还是很大的。而正是电视里的光怪陆离,特别是成年人生活展露,给了许多孩子早熟的机会,也使得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装下了太多成人世界的东西。
因此说,孩子的观念形成与所处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仅仅要约束孩子对电视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取舍。虽然这很难,但由于社会的原因,我们不可能把孩子禁锢在小圈子里,因此,如何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