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崇拜的歌星
作者:蛰居时间:2025-04-18 08:01:59热度:0
导读:“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在四处漂泊……”2012年,央视春晚主打30年怀旧温情牌,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再次响起。宏大华丽的舞台上,深情款款的费翔再度献唱,让春晚的天空再次飘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在四处漂泊……”
2012年,央视春晚主打30年怀旧温情牌,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再次响起。宏大华丽的舞台上,深情款款的费翔再度献唱,让春晚的天空再次飘过一朵“故乡的云”。
费翔首登春晚是1987年的春节。还记得那个大年三十的晚上,早早地守在14寸黑白电视机前,等待春晚拉开帷幕。当时钟指向10点,一个年轻英俊的脸庞出现在荧屏上。高大挺拔的身躯,浓密自然的卷发,中美混血的气质,让他在众多歌手中格外与众不同。一首热情奔放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曲深情悠长的《故乡的云》,让大家记下了这位美籍华人歌手——费翔。也正是那个春晚,从不知崇拜为何物的我,开始了学生时代的第一场追星之旅。不过,“追星”一词在那时尚未诞生,更没有“粉丝”之说,能形容对他喜爱的词语,唯有“崇拜”较为恰当。
说实话,那时崇拜歌星很简单,也很辛苦。简单的是心理,只是喜欢他的人,只是喜欢他的歌,至于去听他的演唱会,去要他的亲笔签名,是绝不敢想像的事,太遥远,太缥缈。辛苦是因为那时资讯的不发达,无法及时了解你喜爱的明星的近况。每天下午上学前,邮局卖杂志的柜台成了我们这些少男少女必去的地方。《大众电影》、《上影画报》等几本电影杂志,每个月一期,也不会总有自己关心的明星的消息。即便有,等自己去买时也可能早已卖完。不像现在,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有无所不知的狗仔队,打开电脑电视,知名的“星”们、不知名的“姐”们、“哥”们,都势不可挡地撞击着你的眼球。
那些年,崇拜歌星就是买他的磁带,买关于他的杂志,在只有几个频道的电视上寻觅他的影踪。从费翔的第一版盒带《跨越四海的歌声》起,出一盘买一盘,家里的磁带盒里大半是费翔的磁带。每天放学后,家里响起的也总是《读你》、《恼人的秋风》这些旋律。看到邮局有《费翔传》卖,急急地拿着积攒的零花钱买了回来,爱不释手地捧读,有同学想借心中犹有不舍。后来知道这本书与实际并不相符,但依然认为值得,因为书里终归有着十几张费翔的彩色照片啊!每每翻开书,心里依旧快乐地了不得。
有一次,电视报上预告有费翔的音乐专题片《椰风海韵》播出。那个周末的深夜,独自在电视机前苦等。那时的电视预告从不计算广告时间,误差一个多小时是常有的事。直到在电视机前熟睡过去,那恼人的连续剧《战国风云》依然没有播完。再醒来时,那部望眼欲穿的音乐片闪了几行结束的字幕就没了踪影。那个夜晚,真正体会了欲哭无泪的感觉,难过得直想用头撞墙,恨不得用拳头擂进电视机里,把已经播完的片子砸出来,再播一遍。从那夜起,也牢牢记住了《战国风云》这个剧名,一提起便恨得牙根痒痒。
后来,得知费翔远去美国好莱坞学习音乐剧,再后来,看到他重返国内歌坛,在电视上露面的次数重新多了起来。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明白,对他的喜爱就是一种单纯又纯粹的感觉,对他的崇拜就是那份虽狂热却不灼人的情怀。也深深懂得,有些喜爱远距离地欣赏便已足够,有些崇拜终将会成为过去时。
当崇拜的感觉渐渐淡去时,费翔的身影却无处不在。车站的广告栏里,灯柱的宣传画里,甚至一出家门,他就在对面商场的巨幅广告栏里含笑凝望着你。依旧是棱角分明的脸庞,依旧是经典迷人的笑容,只是眉宇唇角间沉积了些岁月的风沙。成日间,行色匆匆地在他的笑靥下走过,再没有看他千遍也不厌倦的感觉。而当“故乡的云”的旋律再次在春晚的舞台响起,心间还是被轻轻地拨动。
感谢费翔,他的一把火点燃了那个时代的流行之风,他的歌声陪伴我们走过25年的光阴。韶华已逝,青春远去,再没有大声说出“我崇拜……”的勇气与冲动,只有在熟悉的音乐响起时,再听到那深情的歌声时,心底有一种久违的情愫缓缓升起,浮现心间的是25年前的人和事,25年前的难忘岁月。
梧青于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