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游雪窦山,这是我们在浙江省旅游所到的第三风景区,11月14日我们住在奉化市,11月15日早早就乘大客车赶往雪窦山。客车沿着雪窦山的盘山公路行驶,不一会就到了张学良的第一幽禁处。因张学良将军在这居住10
游雪窦山,这是我们在浙江省旅游所到的第三风景区,11月14日我们住在奉化市,11月15日早早就乘大客车赶往雪窦山。

客车沿着雪窦山的盘山公路行驶,不一会就到了张学良的第一幽禁处。因张学良将军在这居住10个月而感召游人。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咀嚼一下历史。一处普通的宅院,屋顶飞檐斗拱,院中有一尊张学良的雕像,花草有序,树木林荫,所需、所用、所住的也都普普通通的。我们边走边看这幽禁处,情不止禁想起当时的情况,张学良被囚禁时身边只有夫人和秘书赵四小姐,其余都是监管他的特务。岁月悠悠,如今这位将军已经作古多年了,但他的爱国精神令人佩服。蒋先生能给张学良一条活命,让其善终,说明什么呢!好多人不同而论,我认为这并不是他的宽容,而是怕历史给他难堪的惩处。不过,能结束内战,共同抗日,也算识时务,就是心眼小了

从张学良第一幽禁处出来,沿着盘山公路不一会就到了妙高台。妙高台上有一座两层楼的别墅,是蒋介石1927年建造的,门额“妙高台”三字为蒋介石所书。妙高台“妙”“高”之处,在于这三面是峭壁,下临深渊,地势险要,四周被丛密的松树所密密遮掩着,幽情厚重。其实妙高台就是山峰顶上一处石坪。蒋介石每次回乡都在此居住,接见要人。
站在妙高台上向下俯瞰,下面是剡溪上游的水库,湖山景观美不胜收,剡溪蜿蜒如带,熠熠闪亮,田畴美如锦带,群峦叠嶂,溪口镇依稀可见,一派江南美景。站在妙高台上,让人想起,解放战争最后一年,蒋介石就是在这里指挥国民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决战的,那时的妙高台,电线高架,收报机响声不断,是何等的紧张。没有水的山称为秀美,如果有了水就叫灵秀了,因此也就有了灵气,妙高台三面峭壁,下面深谷,水都流干了,那有灵气,一条旱龙怎能打过一条水龙。
从妙高台只往下走约四、五百米,就到了观瀑亭,只见一瀑布自高崖飞泻而下,崖壁上清晰可见三个巨大的红字“千丈岩”,瀑布在半途中被一大巨石所阻,折成两段,形成两重水帘,水雾飘飞,如珍珠垂地,极为壮观。在观瀑亭的后面有一巨石,上面刻着北宋王安石的观瀑诗:“拔地万重山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彩文。”我们走近瀑布的顶端,山顶平缓,水流舒畅,缓缓而流,可一到崖壁,一泻而下,化为飞雾。也许有了千丈岩的瀑布,使雪窦山有了灵气,使雪窦山活了,游山的人多了

蒋母墓在溪口镇北约一公里,一进蒋母墓,三个门的石牌坊,中门上首刻“蒋母墓道”四个大字。沿道上行都是平稳的台阶,过方形下马亭,道就渐渐陡起来,拾阶而上,可到“墓庐”,“慈庵”。屋内有一石碑,正面是孙中山祭蒋母文,背面为蒋中正位述的《先妣王太夫人略》,为于右任所书。再往上行,即到蒋母墓,上面扇形围栏刻有“壶范足式”四字,意思是女中模范,足为榜样。两边石柱刻有一幅对联: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糜泥。从这些看,蒋介石还算个孝子。现在,蒋母墓地保存得很好,解放后又重新整理修膳,又有专门人员管理,蒋先生也该心满意足了。
溪口镇,不是很大,有一两条老街,房子也没有什么特点,不过有点老,还是很好看的。我们一一参观了蒋介石的出生地玉泰盐铺,他的故居丰稿房,为宋美龄修建的以她的家乡名字命名的文昌阁,为蒋经国从苏联回国而建成的小洋楼,这里太多记录的都是往昔蒋家生活的历史遗存,我们都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不过,蒋先生故居很得风水,依山傍水,前面是清澈的剡溪流过,在蒋介石的家门口向内拐了,正对门的山有明显的缺口,使得视线比周围其它人家都开阔,东靠武岭,北临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
老蒋的老家看了,雪窦山也爬了,该走了,到宁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