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是唐僧身上的袈裟
作者:章牍时间:2025-04-11 19:36:24热度:0
导读:《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这样写道:“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于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纵火案发生了,落个凄凄下场。现在文
《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这样写道:“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于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纵火案发生了,落个凄凄下场。现在文学中的抄袭,就像老和尚羡慕唐僧的袈裟一样,一点不奇怪,毕竟是宝贝。宝贝拿来受用终生。
问题就出来了,这是不是你的?祖传也罢,原作也罢,是自己的就行。不是自己的难道非要伸伸手吗?我最近在读书栏目中看了一则关于徐志摩之死的文章。作为新月派代表人物,这样的悼词一定是充满诗意的。不想胡适的悼词也很有意思,大意是:我们的诗人哪,他的死法,大约和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同,挑不出一、两样来。也许是这样吧,人活着的时候光光鲜鲜;死还是一样的死的,踏进地界一步别无两样。
抄袭吧,谁不抄袭。小时候写自我鉴定,在缺点一栏里总是这样写:“有时不大胆发言”。谁让你大胆发言了?老师不启发,能大胆发言吗?况这个“有时”不但有病句之嫌,关键是自己尽量推脱,越细微越好。这是小学生的艺术。有一句诗是写给恋人的,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当我们不能达到美丽的高度时,我们是会恨的!”
真的会恨的。人一生恨,就会产生许多光怪陆离的想法。以文章论,假若一篇特别优秀的文章放在我的桌案上,我反复阅读作不得要领。于是,占有欲开始占了思想意识的上风:把它变成我自己的。于是,东挪挪、西移移,且不要影响作品的“味道”,让人看不出蛛丝马迹。这样的作品在不影响原创的基础上,网站肯定是要推红的。因为文采很好,之所以剽为己有就是冲着文采来的。
我不是写不出来这样的作品,我只不过是懒得动头脑罢了。这样一安慰自己的心理,一切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且顺其自然。是的,抄袭或许几个字,或许文意一样。但抄袭终归是抄袭。再说说胡适的白话文,我认为胡适的白话文很好,假若写一篇颂扬的悼词,实在不是难事。而胡适却选择用这样的语言,夹在其中,其实也是生者对生活意义的感悟。
你死了,你抄谁去?你成为大作家,出版无数部作品,终有一天别人会说:他的作品许多都是抄袭得来的。那就白玉微暇了。
说真的,抄袭也没有什么。不过,放在一个网站里,抄袭的作品挂红了,而一般作者诚诚实实的原作,却被冷落一边,实有不公。记得一位编辑说过类似的话:编辑一篇很扰秀的杂文,事后发现是抄袭的。真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还不如编辑一篇质量稍差一点的原创作品。
问题是大家都羡慕唐僧的“袈裟”。偶出现一篇抄袭作品,也可以聊一下写手的慰藉,毕竟始终是在顶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