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金缕衣》堪称惜时的经典,在这流逝的岁月中,有多少人和事肯为你一路等待?那些逐渐老去的时光无论折叠还是展开都是一幅缀满回忆的画卷,闪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金缕衣》堪称惜时的经典,在这流逝的岁月中,有多少人和事肯为你一路等待?那些逐渐老去的时光无论折叠还是展开都是一幅缀满回忆的画卷,闪耀着醉人的光芒,为人生奏响或沉郁或明丽的旋律。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那么浪费生命就是在糟践一场华丽的旅行。有限的生命里遇见了善待自己的人,无论能同行多远,多年后会给自己留下最亲切的回忆。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在某些事上老是爱拖。本来打算上大学之前去看望恩师,可半年过去了,我又从大学回来度寒假了还是没有动身。每次想去的时候就会听到一个声音说:再等等吧,现在不是时候,等有一天变得足够优秀了再去。就这样,这件事一直拖了又拖,每到纠结关头总有理由敷衍自己。难道看望恩师真的需要足够优秀吗?
一次跟朋友谈话,她说她要报答对她有恩的人。我跟她开玩笑说:“难道你要给人家当牛做马?”她说:“是要像别人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记得当时我一口回绝了她,我说:“那都是瞎扯,我曾经也想着回报对自己好的人,可从来都行动不起来。”我很自信地这样跟她说,我以为她会支持我的这种说法,以为这是人们的通病,可是却得到了她的否定。是啊,不是所有事都像自己想的那样,有些事之所以办不到,是从来都没认真对待过,总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罢了。
我是活在自己的虚假世界里,整天自欺欺人般的过活,然后心甘情愿地被自己欺骗,被自己搪塞,最后再心安理得地自我陶醉。一友人曾跟我诉苦说她来生不想再做人,因为做人太累,但又不知道想做什么。我对她说那就做树吧,像三毛说的那样,没有悲欢的姿态,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她说不想,之后给出了一连串的理由。什么细小的树容易被风吹倒,什么粗壮的又会遭砍伐之类的话。我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原来世间万物存活于世都是不容易的,不仅仅是做人难。只不过人是有感情的(当然也不能说万物没有感情),所以相较于万物而言当然会多几分苦累。
天空飘着小雪,很想让它下的再大些,最好来一场鹅毛大雪,然后把树枝压弯,把屋顶,庭院,道路都掩埋,我在风雪交加的夜里独行,大雪落满了我的衣襟,每朵雪花都映衬着我深邃的眼眸。每走一步都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耳朵里充盈着悉悉簌簌的声响。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我喜欢幻想,有时甚至会天马行空。每有一丝感触就可以展开无尽的联想,每看一处景,经历一件事就有思绪涌动,总怂恿我动一下纸笔。
昨天给恩师发了一条短信,但没有署名我是谁,今天突然又想起了他。初三那年,他担任我的语文老师,自从遇见他,我身上的光环不断,他是表扬我最多的老师,也是最赏识我欣赏我的老师,所以我总愿意叫他恩师。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的字,他说我字迹刚劲有力,不像是女生写的,就连很多男性也写不出这样的字。在恩师眼里,我是那么优秀与出众,他说我是一个有才气的女生,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他都把我的作文当范文阅读,不仅如此,他还在其他老师面前宣扬我的好。
一次课上,他让我站起来读自己作业本上写的一段话,我低声低语地念完后他又接过我的本子说:“大声一点,这样的句子要读的有气势才行。”然后开喉在班里朗咏起来。恩师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嗓音依旧高亢明亮,加上他那抑扬顿挫的调子,顿时感觉他是在诺大的舞台上作演讲,台下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想必都在此刻震撼了吧,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嗓音还如此浑厚高亢。
恩师姓陈名付林,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学认真负责是我一贯对他的评论,除此之外,他也是个才子型的教师代表,不仅文采好,还写得一手漂亮的篆体字,记得那年临近毕业之时,才看到了他写的小篆,也算是他写的激励我们奋进的冲刺语,后来那张小篆就一直挂在教室里,每节课我都会不经意地瞟上无数次,只因它的美。只可惜我只对行书楷书略知一二,对于篆书没有太多接触,所以也就无法言说他篆书的高深境界,不过用时下的一句热语来描述就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上初中时我就迷上了诗词,一直不断地写诗,在快要中考的时候,终于鼓起勇气让他指点一二,他过了好几天才给我回话,在我誊写的几首诗后用红笔写了很长一段批语,都是鼓励与赞赏的话,后来这个爱好一直坚持到现在。现在再看以前拿给他的诗词,真的羞愧到脸发烫的地步。当时是个什么水平呢?竟然还得到他的支持与赞许。也幸亏他的鼓励,不然我早就断了写诗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