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麦罢
作者:六指时间:2025-04-18 10:50:05热度:0
导读:摊煎馍,烙小旋,新女婿来把丈母娘看。摆水果,泡糖茶,翁婿相对话丰年。经过紧张繁忙的夏收之后,待到场干地净,新麦颗粒归仓的时候,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地流到了六月初六。这时候,刚结婚的新媳妇们就坐不住了。她们
摊煎馍,烙小旋,
新女婿来把丈母娘看。
摆水果,泡糖茶,
翁婿相对话丰年。
经过紧张繁忙的夏收之后,待到场干地净,新麦颗粒归仓的时候,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地流到了六月初六。
这时候,刚结婚的新媳妇们就坐不住了。她们忙着把刚收的新麦磨成面粉,蒸出又大又白的馄饨馍,准备回娘家走麦罢(音zoumiapa)了。
到了六月初六这天,丈母娘大清早就忙活开了。她丈母娘先从花椒树上撸下鲜嫩的花椒叶,洗净,剁碎备用。再拿出去年秋天收的黑芝麻,炒熟,和剁碎的花椒叶放入一个盆里,打入鸡蛋,放上白面,加上食盐,倒水和成糊状。然后用麦秸草把锅烧热——必须用麦秸草,只有麦秸草的火苗柔、软、温度好控制——用油刷子在热锅里薄薄的刷上油,均匀地倒入椒叶面糊,只听“吱”地一声,一张圆圆的煎馍就成型了。稍等一会,然后将成型的煎馍翻个个,再等一会,一个绵软可口的香喷喷的煎馍就出锅了。摊出来的煎馍,绿的花椒叶,黑的芝麻,黄的鸡蛋,白的面粉,再抹上红红的辣椒油,正好是五种颜色。相传,女娲娘娘在六月初六这一天用五色石炼石补天。后来,乡民们为了纪念女娲娘娘,就在这一天用五种颜色的食材摊上煎馍祭献,同时也希望女儿能像女娲娘娘那样精明能干。就这么一张张的摊下去,丈母娘在火热的锅灶前一站就是一上午。满头大汗,披头散发,腰酸背痛,早已顾不得所谓的形象了。
在村里,摊煎馍是最能考验丈母娘的身手了。心灵手巧的人摊出来的煎馍大小相等,厚薄均匀;心拙手笨的人一提起摊煎馍就头疼害怕,要么摊得厚薄不均,薄的地方已经烤焦了而厚的地方却还没熟,让人没法吃;要么面糊和的不行,摊的煎馍翻不起来,做不成样子。
就在丈母娘忙着摊煎馍的时候,老丈人也没闲着。他先把院里收拾的利利索索,然后再买上些时鲜蔬菜,择净、洗好。
煎馍摊完后,女儿、女婿也就来了。双方寒暄完毕,丈母娘就会悄悄地解开女儿的馍包裹去看。如果白馍开花,就说明女儿已经有了娃,双方皆大欢喜;如果白馍还是瓷光瓷光的,说明小两口还是温馨浪漫的二人世界。这时候,丈母娘就会拐弯抹角地查问女儿的原因,而丈人女婿则去堂屋去喝茶话收成去了。
待到丈母娘一颗心放回肚里的时候,女儿就会和母亲共同为烙小旋做准备了。母亲烫面,女儿切葱花,然后用五香粉拌过,搅入烫好的面中,擀成饼的形状,放进油锅去烙。烙成的饼金黄油亮,绿的葱花点缀其间,不用吃,光看就让人馋涎欲滴了。
一般走麦罢所吃的菜品都是以清淡的时令小菜为主,很难见到大鱼大肉。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此时气温升高,人体内燥热难耐,虚火旺盛。而清淡的时令小菜最有利于清热祛火。
吃过饭后,有孩子的会把孩子叫到丈母娘跟前,由娘家姥姥执剪刀,将婆家奶奶在五月端午系的五线绳剪断,填入灶火里烧掉,让那些纠缠孩子的病病灾灾随火化为一缕青烟。回到家后,婆家奶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孩子手上的五线绳。如果不在,再说其他;如果丈母娘粗心忘了,亲家婆就会极为不满。在村里,因为五线绳亲家间闹矛盾的不在少数。
饭吃了,丰年也话了,小两口也该回家了。丈母娘会将煎馍和小旋作为礼品给亲家带回去,表示自己的心里想着亲家公婆,同时也在显示着自己的手艺。
小夫妻走在夕阳西下的乡间小路上。放羊的回家了,羊们个个都是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咩咩的叫着往村里走去;地里干活的人们也回了,将那悠扬的山曲土调唱得哇哇的亮。庄稼地里,刚复播的秋庄稼这时候也出了土,现出一行一行的新绿来。望着满地的绿苗,小两口心里说:“过两天又该忙活了!”
注:走麦罢是北方小麦种植区域的一种习俗,流传于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河北五省的部分地区,一般时间都选择在农历六月初六。其中尤以晋南万荣为盛。关于它的起源,运城学院的研究生常海燕有论文《晋南“走麦”习俗源流初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农耕文明的衰落,此习俗已经逐渐呈现出衰微的趋势。此文既是作者记忆中走麦罢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