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提起望江的教育,特别是小学这一块,有一个不可忽视且让人揪心的问题,那就是小学支教教师(以前称代课老师)的命运何去何从的问题。据我了解望江现在在岗的支教教师只有四十余人,他们无形是小学教育这块的弱势群体
提起望江的教育,特别是小学这一块,有一个不可忽视且让人揪心的问题,那就是小学支教教师(以前称代课老师)的命运何去何从的问题。据我了解望江现在在岗的支教教师只有四十余人,他们无形是小学教育这块的弱势群体。
很不幸的是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十七年了,整整十七年,我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少女时的梦想都给了她,给了我心爱的教育事业。十七年来,我始终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追求,尽管工资微薄,但我仍然钟情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承担着学校的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且成绩突出,得到了校领导及周边群众的好评。2005年,我还获得了镇级优秀教师的表彰,得此殊荣我并没有满足,我仍然痴心着我心中神圣的职业。
教书是我人生中最不能放下的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为此付出的痛。那是1998年,我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刚怀上自己的孩子。为了不耽误教学,我没有请假,每天徒步往返于学校。一个来回就得三四个小时,这对于一个孕妇来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呀!或许,命运就是那么对我不公,那年我流产了,我的孩子没了。这无异于晴天霹雳。我的爱人,我的家人,都陷于无尽的痛苦之中。失子之痛,对于一个作母亲的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打击?我恨我自己,恨我当时为什么不请假,恨死了教书。可是,事后我还是放不下对教书的爱,放不下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放不下那让我魂牵梦绕的课堂,我又重新走上了教学的岗位,重新开始了我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我庆幸自己踏上了这块神圣的土地,但现实的无奈却又让我踌躇,让我心痛。我们这群支教者的命运最终将会怎样?我不得而知。但我们又能怎样呢?十几年,几十年一直钟情的事业,到时就一句话说辞退就辞退,那是一种怎样的失落,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毕竟在教育岗位上走了那么多年,那份恋情,那么爱,怎能割舍?我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相对于那些转正的民师,我们是多么的可怜啊!现在的我们正如处在刀俎之上,命运的噩耗随时来临,我们惴惴不安。历史上的“鸟尽弓藏”难道也要在我们这群可怜人身上重演吗?我们真的是那些不能言语的可怜的“弓”吗?谁让我们走上了这条神圣而又令人心寒的教学之路?又是谁让我们这群傻子爱着又恨着?如果说望江教育局是我们的娘家的话,那我们就是那群可怜的孩子们!我们为娘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可我们的娘家人呢?他们有了后起之秀,就嫌我们人老珠黄了,不要我们了。是的,我们不如那些刚出校门的学子们,但我们有一颗颗火热的对于教育事业的心,有十几年,几十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有一颗颗上进的心。虽然,我们读的书没有那些所谓的大学生多,但我们不也在努力提升吗?工作之余,我们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当别人沉浸在麻将声中时,我们却在灯下补着那失去的求学的时光。我们不可回避我们的短处,因为我们对教育的热忱。或许,有人说招聘是公平的,但对于我们这群弱势群体,公平背后又意味着什么?我们不过是陪衬罢了,不过是那一片片为人作嫁衣的可怜的“绿叶”罢了,所说的“公平”也不过是摆在架子上的“花瓶”。
为教书,洒下汗水,多少青丝熬白发,盼只盼堂堂正正多尽绵薄;
诚育人,播种爱意,几番寸心化肝肠,望只望顺顺利利再献余生。
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支教者的心声,也是我们这个群体所有人的心声。面对我们这个弱势群体,我相信大家给予的不仅仅是同情,也一定会有一份关怀,一份鼓与呼。同时,我也深信我们的娘家——望江教育局,也绝不会坐视不管,我们期待着!

(注:本文根据一位普通教师的口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