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周末的下班时分,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尽情地洒在江城宜昌市的各个角落。我应几个朋友相约,准备到江南农家饭馆小聚。出得门来,走到老宜昌城俗称“半头街”的地段处。只见这一段地面熙熙攘攘,卖菜的修鞋的贩鱼的卖萝
周末的下班时分,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尽情地洒在江城宜昌市的各个角落。我应几个朋友相约,准备到江南农家饭馆小聚。出得门来,走到老宜昌城俗称“半头街”的地段处。只见这一段地面熙熙攘攘,卖菜的修鞋的贩鱼的卖萝卜饺子的好不热闹!看到路边一位农村妇女正在纳鞋底子,我看看自己脚下的旧皮鞋已经露出些许裂缝,看看时间还早,便蹲下来请这位修鞋的妇女帮我的皮鞋修理修理。
距这一位修鞋女人的不远处,有一个30左右的男人守在一个破旧的三轮车旁,三轮车上放着一口大缸,上面冒着热腾腾的气,里面烤熟的红苕向外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一个4—5岁左右的小男孩坐在三轮车上,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向外面到处张望。好象渴望着能看到更多的这个充满好奇的世界。修鞋女人告诉我: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是她的掌上明珠。卖炕苕的就是她男人。因为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在老家更高的大山里很难挣钱,她们一家子去年从老家重庆的一个山区来到宜昌。在这里日夜奔波以求生存。“宜昌人淳朴厚道。对我们外面来做生意的人还不错。就是城管监察的人太凶,经常把我老公卖红苕的车子没收。让我们失去求生存的唯一工具。”修鞋女人望着自己男人那疲惫的身影,看着孩子呆在三轮车上张望世界的模样,眼神里既有充满无限疼爱的神情,也有对这个社会一些不公平现象表露出的种种无奈之情。我禁不住向修鞋女人发问道:“你为什么不让孩子从车子里下来,在地上多玩玩呢?坐在车上位置狭小,孩子好受局促哦!”女人笑笑,盯着我奇怪的眼神回答:“你可不知道,城管监察的随时会来检查,我坐这这里一边修鞋,还要一边放风呢!发现有城管的来了,我要马上给老公信号,老公就会推着车子跑开。孩子在地上玩,有时候就会有拖累,跑慢了车子被城管的没收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原来是这样。我的心中的疑团顿时被修鞋女人的一番解释所解开。同时也对这一家子表露出深深的同情与理解。
一阵冬日的寒风扫过街头,让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冷禁。我看到卖红苕的男人穿着很单薄的衣服,那瘦削的身子也向充满热气的大缸倾过去,顺便把自己的孩子也向烤红苕的缸边拉近一些。那细微的举动,也牵扯着修鞋女人充满牵挂的神情。这一家子在阵阵寒风中的举动,也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我们这个世界虽然物质生活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改观,特别是眼下正值年终岁末,请客地送礼的风集如云。城中心区里一些豪华宾馆大型饭店天天是宾客盈门,生猛海鲜山珍海味摆满桌上。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同样是5—6岁左右的小孩子,城里人的孩子也许在布置的富丽堂皇地高档幼儿园里享受着最好的教育。我眼前的这个小男孩,这位烤红苕的一家子的掌上明珠,却只能呆在狭小的三轮车上,用那单纯明亮的的大眼睛去打量这个充满迷惑的世界。我真想不明白:那些穿制服的城管监察人员为什么能狠得下心来,对这一些从山区农村来的烤红苕的穷人下手,去没收他们维系生存的物品?难道就仅仅因为他们是山里来的穷人,是他们眼中不值一文钱的下等人?那些穿制服的城管监察没有孩子吗?他们当然也有被自己视若掌上明珠的乖孩子。他们的孩子也许此刻正坐在安装了空调的四季如春的宽敞教室里,跟着美丽俊俏的的女教师大声朗读李白杜甫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昨天晚上才看过的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最近一期《对话》节目,特邀嘉宾、博鳌世界经济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谈到:2006年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他到江苏昆山和江阴两个地方,那里的地方政府决定:取消对“农民工”的提法,代之以“新市民”的称呼。是啊,尽管我们现在还依稀看到种种不公平的现象,毕竟这个社会在进步,在天天改变。“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这个城市里的所有公民,都会对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建高楼、卖蔬菜、打扫环境卫生的农村人,由衷地表示我们的敬意。想到这里,我从内心深处,对卖红苕的一家子表示出极大的同情。从修鞋女人的眼神里,也看到她对自己孩子的未来表示出无限的期望与憧憬。
“你们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多学知识。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相信你们的孩子以后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我对修鞋女人建议道。修鞋女人对我淳朴地微微一笑。“但愿如此吧,谢谢你对我们一家人的鼓励啊”!暮色四合华灯初放时分,我缓缓离开了卖炕苕的一家子。走向苍茫的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