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的家乡,我回来了
作者:证章时间:2025-04-16 13:26:40热度:0
导读: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一直清楚的记得启程离开家乡的情景,那是一个明媚灿烂的春天,天空飘浮着洁白的云朵,到处都充满着生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湖边的杨柳又换上了全新的绿衣,杨柳依依,绰约多姿地在和煦的微风中飘散,像极了春姑娘的发丝,纤细而柔美。可在这么美好的季节却要演绎一场送别的悲伤情节。那天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告别家乡,我们都泪如雨下,亲人双手搭在我肩上不舍地说,一个人要学会照顾自己,要记得常捎信回家……太多的话最后凝结成无声的泪水,我望见你们送我的情景,虽然悲伤从心底袭卷而来,但我始终都没有哭出来,因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亲人,等仗一打完,我就回来见你们。在转过头的那一瞬间,我正面朝前大步迈着沉重的步子,等到归期,我也会用这样的款步来见你们的。希望那时你们一切都安好。
边塞的生活不尽艰苦还漫长,像看不见底的洞穴。不知道何时才能够衣锦还乡。每天都紧张的坚守在岗位上,丝毫不能马虎和懈怠,怕那些猃狁突然袭击。(“玁狁”现今改为“猃狁”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每次与猃狁交战,四烟腾起,战火连连,士兵伤势严重,在战场上,我们互相厮杀,用手上的武器残忍的砍向对方,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互相残杀?因为我们为了争夺同一个利益或为解决某个无法言和的矛盾。为了这些不惜牺牲掉互相的生命,这就是战争,在战争眼里只有目的,没有生命可言。我那些日夜结伴的战士们,在战场上相继倒下,血液染红了他们的衣服,他们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再也不能睁开眼睛,再也不能爬起来了,再也不能和我一起晚上坐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那一轮圆月思念遥远的家乡了。在战场上,谁也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倒下的人,那一片野草野地便是他们最后的归宿,没有倒下去的人继续与猃狁打拼,兵戎相见,直到一方败下来,才是战争的目的。
《采薇》是最早的边塞诗,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因为猃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猃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在打仗途中常遇到粮食不足的情况,我们在将军的指导下分批去山上采薇,哪一个时期的薇都有吃过。(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不管是刚出土的幼苗,还是老硬茎叶的薇,还是最后枯黄的薇。时间在接连不断的战火中流逝,薇一年又一年重新发芽破土,可是我们的归期却遥遥无期。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
诗的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已经过大半。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玁狁来侵犯。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玁狁常为患。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忧思多深沉。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驻守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问。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说回家啊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
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熳一丛丛。高大马车又谁乘?那是将帅所专用。驾御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
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奕奕。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蔽。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象牙箙鱼皮。每天岂能不警戒?玁狁侵扰势紧急。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在军队里我们每日都枕戈待旦,过着紧张的生活,天刚微亮,在一声号角下大家快速集合,听将军的命令,随时准备出发。整首诗的第四、五章鲜明的描写了边关战争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虽然思乡心切,但面对战争依然会激起一股热烈的战斗之气。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虽然战场上不断看到死亡但军队依然保持着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每一场战争我们都认真的听将军的命令,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尽量让死亡概率缩小。“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我们以着战马的强壮和有素的训练,次次取胜,猃狁被我们最终打得退兵。我们高兴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大家拥抱到一起,流着兴奋,高兴的泪水。
在战争胜利之时,我们终于可以归乡回家了。在离别家乡的时候,那是一个大好的春天,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可是一别几年,再回来却是几年后的一个寒冬。雪花飘飘,伴随着冷冽的阴雨,还有刺骨的寒风。一路上道路崎岖,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寂寞的树枝高高的伸向天空,积着厚厚的雪,一步一步艰难的从雪地里跋涉,又冷又饿,离边塞越来越远,离家乡越来越近,此刻说不清心里的感受。还记得在军旅生活时,无数次登到炮台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望去,虽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家乡的一花一木,但每次只要眺望一下心里便会平静许多,得到安慰。思乡的情结日日夜夜伴着我,在战争中受伤了,如不是那颗对家乡思念的心一直鼓励着我,也许我不会坚持到现在,可能没机会再次踏上回家的路了。眼看家乡越来越近,可不知道为何此刻心里却百感交集,滋味一言难尽,正是那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矛盾心理,不知道年迈的父母是否依然如以前那样健康。
“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