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有句顺口溜,说的是各地旅游特色:“到了北京看墙头,到了西安看坟头,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上海数人头,到了苏州看丫头,到了昆明看石头。”到昆明看石头,如果不是指看经人工雕琢的玉石,就是指看石林的石。石林现
有句顺口溜,说的是各地旅游特色:“到了北京看墙头,到了西安看坟头,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上海数人头,到了苏州看丫头,到了昆明看石头。”到昆明看石头,如果不是指看经人工雕琢的玉石,就是指看石林的石。石林现在是昆明市属的一个县,离昆明市区78公里,全程高速公路。我们只坐了不到两个小时的车就到了。
云南之行,大多数时候在车上,真正以步行方式旅游的,只在石林。走石林,边走边看,是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石林景区内没有车可坐。我们从旅游车上下来,就遇上了石阶,只得走。右手边,是一个湖。称作小池塘似乎更准确些。导游说,这个湖,叫恩来湖。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返回途中和陈毅元帅一同到石林景区游览。在游经出水观音一景时,看到这里的石柱石山很漂亮,但周围洼地里只有很少的水。他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更美了!”听了总理的建议,人们就把原来的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一个小小溶蚀水池变成了今天美丽的恩来湖。
湖岸,有很多的花。这些花,是我们在云南常见的,颜色很鲜艳,色彩也很多。一丛一丛的,只见花,不见叶。有红色的、有紫色的、有黄色的。我在大理崇圣寺和司机聊天的时候,司机说,这种花在云南是最多的,名叫三角梅。它好看是自不必说的,它能在云南遍地开花,主要得益于云南的气候,云南的气候非常适宜于三角梅的种植。司机的话,在我们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得到了印证。我们在楚雄、大理、丽江、昆明、石林,都看到了很多三角梅。这么好看的三角梅,我的家乡好像还没有。导游说,三角梅别名九重葛、三叶梅、毛宝巾、叶子梅等,是赞比亚的国花,同时是海南的三亚市和海口市;广西的北海市和梧州市;福建的厦门市;广东的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和江门市;日本的那霸市等国内外10多个城市的市花。它原产巴西,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三角梅叶子花花期较长,花多且美丽,在南方一般花期为当年的10月份至翌年的6月初。
一座写有“石林”二字的巨石,把我们带入了景区。天上下起小雨来,但游人还是很多很多。可以看出,这是一处开发得颇为成熟的旅游景点,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缜密规划和严格施工。我们首先到的地方,是一个平地。到“石林”石跟前,得从平地下到一个舞池一样的地方,“舞池”的地面全部由大理石铺就。这处石林,像一堵屏风一样,庄严地立在我们面前。“石林”二字是红色的,显然不久前新涂过漆,红得闪亮,也许有被雨水浸过的原因。字体是隶书的变体,据说是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写的,笔画和间架结构看上去都很得体,特别是“林”字,左边的“木”小,右边的“木”大,规整中体现了变通,使呆板的字仿佛人一样会说话。文革时期,它被红卫兵小将当作封资修破坏,改革开放后,由龙云的儿子把这幅作品拿出来,有关部门才重新把它刻在这里。“石林”石的两边,还有很多题刻,“天造奇观”、“南天砥柱”、“大气磅礴”、“万笏朝天”、“顶天立地”、“天下第一奇观”等,书写者各不相同,字体各异,字号比中间的“石林”两个字小一些,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石林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意。
从一个两石相夹的小石缝内穿进去,我们进入石林深处。导游说,现在走的是大石林。景区内还有个小石林,也是我们要游的。郭沫若游石林写过一首打油诗:“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我们今天也要像郭沫若一样感受大石头啦。
不论是近处,还是远处,千奇百怪的石头令我们的眼睛看不过来。嘴里只有一句话,真漂亮!导游讲的,也大都是石林被发现,以及它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等等抽象的东西。我们只有认真听的份。忽然,导游说,各位朋友,请大家小心一点,仔细看上面,那里有一块石头,非常危险,别让它掉下来砸着了自己。我们朝上看,果然上面的两壁之间,卡着一块巨石,那块巨石仿佛只与旁边的石头有一丝的联系,只需轻轻一晃,石头就会掉下来。而我们,必须从这块巨石下穿过。导游说,这块石头叫良心石。良心好的人,可以安全从下面穿过;良心坏的人,从下面穿过时,石头就会掉下来砸到他。我们嘻笑着,从石头下快速穿过。原来,这种景象是在100多年前的一次地震中形成的。云南是个地震多发区,100多年来,地震不断,一柱柱石头直立在地面上,免不了在地震中受到影响。但这块巨石一直“悬”在那里,很危险的样子,却又一直没有掉下来。
在弯弯曲曲的石林中游览,我们的眼睛显然不够用,导游的作用就大了。她告诉我们,右边的石壁上,有一条鱼的化石,鱼身上的纹理非常清晰。我们走到跟前,果然就看见了那条鱼。导游于是又有了话题,说,这就是沧海桑田的最好解释。这说明,云南一带,古时是大海,由于地球造山运动的作用,云南由大海变成了山区。这条鱼化石,是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记。活生生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当然相信云南的这段历史了。我们知道刘谦的魔术是假的,但我们识破不了;石林的历史是真的,而我们则没理由去怀疑。有提示让游客不要摸它,但我还是将它轻轻地触了一下。冰冷,像石头一样冰冷嘛。离鱼化石不远处,出现一个石室,里面有一张四方形的石板,导游说,这是一张石床,睡在上面,可以解暑去热,还可以治高血压。几位血压不那么正常的同伴,忙跑上前去,假意地躺了一会儿。出来就笑,哈,身上舒服多啦。崖壁上又出现一个洞,导游说,那是电视剧《西游记》拍摄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地方。那洞确实很小,仅容一个伏在里边。洞口也是黑的,似乎长有青苔。拍那场戏,确实很好。我看过《西游记》,却对那场戏没印象。哎,我哪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会有机会到这地方来呢?不然的话,我应该认真看一下电视上的画面,将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好指出它前后的变化。有资料介绍道,从石洞进去,里边面积还挺大,是奴隶主用来关奴隶的牢房。旧时的石林,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往往在洞中关上四五十位他们认为有罪的奴隶,让这些人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下受罚。
我们跟着导游走,感觉正在上山。而天上的雨下得大起来。同伴携着相机,总不想错过这照相的大好时机,上山时也要照相。他不断地呼喊,你快帮我遮雨呀,我的相机被雨淋湿就照不成相了。我把伞朝他伸过去,那山路又陡又窄,遮了同伴就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