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迷糊各半的冥冥阴阳记忆
作者:解典时间:2025-04-18 12:21:13热度:0
导读:这次的病患的真的是有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按说大西北走了一趟,该看的都看了,该感受的也都感受了。不管是秋雨中的黄河,还是蓝天白云中的西夏王陵,甚或是让人心清晰的沙漠湖泊,都给生命一种教诲。特别是最后站在
这次的病患的真的是有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按说大西北走了一趟,该看的都看了,该感受的也都感受了。不管是秋雨中的黄河,还是蓝天白云中的西夏王陵,甚或是让人心清晰的沙漠湖泊,都给生命一种教诲。特别是最后站在漠北的万里长城的镇北台上,远眺大地,心里觉得原来世界的空旷不是心灵中的希望,而是眼睛里留给大脑的印迹。回家还说一切都好了,可谁料一个傍晚时分,突然间我就被秋风狠狠地吹了一下。当时还被在乎,回到家只是觉得嗓子眼有点咸咸的感觉,也就没上心里去。
结果到到了夜里忽然间我就觉得自己开始迷糊了。本来我夜里是喜欢听百家讲坛的。尽管现在有些讲历史的人也开始御用起来。但是毕竟历史不是现实,有点良心的人总还是想借着这个平台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虽说也知道说什么都会是狗屁用不顶,可生命留给灵魂的很多东西往往就是在精神的世界里寻找一种慰藉。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怎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其实追寻的就是一种梦幻,总是想在梦幻中了却什么心愿。
百家讲坛讲述的是汉武帝的故事,按说那段历史我是很熟悉的。就在我半躺在床上听得认真的时候,忽然感觉脑子里有了一些奇怪的闪念。我们今天之所以喜欢把自己叫做汉人,大概就是因为觉得汉武帝给这个民族撑足了面子。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给我讲述昭君出塞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觉得那么大的一个国家,怎么会把国泰民安寄予希望一个弱小的女子。尽管爷爷告诉我说,昭君也算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但是越是漂亮,越是给人的心里带来的酸楚就更甚。
本来人家讲述的是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我怎么一下子想到了和女人有关的故事呢。我赶紧摇晃着脑袋,结果发现,这一摇晃不要紧,眼前看到的电视画面却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我习惯的摸摸自己的额头,果然有些发热。我赶紧用温度计测量,果不其然,我的体温已经超过了正常值。要是放给别人肯定没事的。但是对我来说就已经严重了。尽管我赶紧吃药,赶紧采取措施,但是最后的结果似乎和当年大汉和亲的结果一样。想用女人换的世界的和平,简直就是玩笑。就像我当时一样,想用一片两片白色的药来了结生命里的坑坑洼洼,也是痴心妄想。
百家讲坛最后讲了一些刘彻的什么,我是全然没有记忆。所以对于汉武大帝的雄才大略在一种发烧的脑细胞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骄傲。我开始折腾,从零点开始,一直到天色鱼肚白,我几乎都是在一种现实和梦幻之中来回的交替。一会儿是汉武帝宫刑司马迁,一会儿是和亲的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匈奴的领地。直到自己的体温开始正常的时候,我才又晃晃脑袋,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这次的发烧也真的是奇怪了。每天早晨起来一切正常,去上班,去思考,似乎都还是走在生命的正常轨道上。可是一过中午,就开始发烧,我也就开始觉得自己迷糊起来。看到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抽象,脑海中里出现的几乎都成了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有时候甚至觉得记忆都变成了一股流淌着的清水,甚至于连影子都是晃动不静的。所以这几天每到下午我就龟缩在家里,用被子把自己紧紧地围起来,打开空调,让自己的大脑进入童话世界里,因为这个时候的我,在温度的调教下,产生出来的思维真的有些当年阿Q的模样。都走在断头台上了,还后悔当时自己画押的圆圈没有画圆。
不过既然发烧,自己更改不了现实,我也就随波逐流,顺着发烧的思绪去想想那些历史的玩笑。好多年了,我一直想用正常的思维去想想家乡那些厚重的文化。可是总是得不到答案。现在发烧了,脑子迷糊了,说不定用一种无意识的思绪还真的能解读故乡那些不可解读的文化密码。那是我刚参加工作,就有幸和省城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来收集家乡字祖仓颉的资料。家乡有个仓颉庙宇,传说中已经有五千年了。当然了,有没有五千年真的是没人能说得清楚。就像我们今天说中国有历史记载的文字三千多年一样。因为殷商的甲骨文给大家觉得华夏的文字也就三千多年的历史。不过我一直在想,文字这东西应该说和生命的智能是有关联的。
就像家乡的仓颉庙宇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历史,虽说没有人知道。但是两千多年还是应该有的。这不需要考证,也不需要联想。就现在庙宇里的那些参天的古柏就已经告诉我们,光阴的概念了。当时来的教授对我说,他想把家乡的这段文化整理出来,因为他们接受了国家的一个项目,就是想把陕西的文化制成片子送到卫星上去。那时候卫星的概念还不像今天这样的普及,说是这样全世界就可以看到。当时我很激动,尽管我们的仓颉庙宇历史悠久,可是深藏在黄土高原的腹地,谁又能知道了。我想这是一件造福家乡的好事,也是让黄土地文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开头。
当时在仓颉庙宇里我们待了十几天,最后教授对大殿里的几幅明代的壁画很感兴趣,觉得这是难得的素材。说是一定要拍下来,送上天去。开始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是真的到拍摄的那天不料被管理人员挡住了,说这是珍贵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拍摄的。当时省城来的教授就悄悄的告诉我,问问人家看要多少钱。我当时很天真,觉得这东西怎么可以用钞票来衡量呢。人家说需要报请上级批准,我想这也简单。可谁想耽搁了一周时间不说,最后的结论是不能拍摄。那时候我年轻,也不像今天发烧的时候大脑那么迷糊,所以就想不通。就说是文化,就说是珍贵,让大家知道有什么不好呢。
当然了,放在今天我当然能想出其中的缘由来的。就像去年我去敦煌石窟一样。没去的时候是充满着希望和好奇。毕竟那是东方艺术的瑰宝。可去了我才知道,欣赏敦煌艺术首先要能走过丑陋的现代羁绊。走进敦煌石窟,里边是漆黑一团,不敢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面对面站着的人是看不清眼睛和脸上的表情的。解说员拿了一个很小的据说叫激光手电的玩意儿,在石窟里晃悠着,说的很神秘,可是我跟着那些光柱却什么都看不见。听着当然很神奇了。看来敦煌艺术得靠我们自己闭上眼睛去联想了。我当时就后悔自己没有发着高烧去,要是迷糊着进去,说不定还能迷糊出一点敦煌艺术的味道来呢。当时很清醒,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漆黑中我所能做的就是和别人挨得紧一些,要不然跌倒了摔出个好歹来,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可当时我说什么也想不通,不就几幅明代的壁画吗?难道它还比生长在黄土地上那些两三千年的古柏更能说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