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歌墨舞
作者:目今时间:2025-03-31 21:52:26热度:0
导读: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企业报编辑,舞文弄墨是份内之事。可不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也会和笔墨结下不解之缘呢?以我的爱好、我的秉性,我想是可以这么说的。但是,正因为有这个“但是”,所以我是希望有三十年
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企业报编辑,舞文弄墨是份内之事。可不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也会和笔墨结下不解之缘呢?以我的爱好、我的秉性,我想是可以这么说的。但是,正因为有这个“但是”,所以我是希望有三十年前的那个三中全会,希望有那个起于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禁区打开了,其表现之一,就是外国名著和中国古藉纷纷出版。这就使嗜书如命的我一下子接触到人类文化的精华,我贪婪地吸收着,用以滋补我贫弱的笔。记得我在这之前也看书看报,但毕竟可供选择的东西不多,“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以写起文章来,总是“东风吹,战鼓擂”之类的东西,习惯成自然,党八股如影随形,苍白无力,不堪卒读。而现在看得杂,想得多,琴棋书画,生旦净末丑,信手拈来,涉笔皆成诗文。这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禁锢“烟飞灰灭”,帽子和棍子“折戟沉沙”,只要不有悖于四项基本原则,不同观点尽可提出,与众不同又能自圆其说者还能博得“思想解放”之美名。我某一征文因提法属“逆耳忠言”,评委对之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最终却还是以一家之言而获奖。如果回到“万马齐喑”的年代,它难逃被打入冷宫的命运,说不定我还会“人因文废”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厂转战内地外埠,兼并大厂小厂,规模不断扩大,体制一朝改变,企业报应运而生,一帜树起,我才做起了编辑,笔墨生涯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企业报每月两期按时出版,栏目需更新,“天窗”不得开,稿源偶告罄,操笔自上阵,春华秋实,已见硕果累累。要是在以前,无压力无动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如要“著作等身”,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大学大门重新八字开,有志学习者请进来。我曾叹青春已逝,岁月蹉跎,身逢“文革”,大学梦破灭,懊悔莫名。有幸盛世又来,复习迎考,入取通知乘东风而来,我成为业大书法篆刻大专班学生。我拜教于沪上书法名家,浸淫于中国古老文化,三年学业,一朝毕业,大红证书到手,翰墨金石存胸,笔下真草隶篆,刀下细朱满白。我的生活因改革开放翻开了新的一页。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催出万紫千红,“如山阴道上,令人目不暇接”。今日回忆颇有矗二番感慨。人说“人书俱老”。人之文人之书经磨历炼终会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纯假以时日也。“凭借好风力,送我上青云。”如有前人经验可摹画,有同辈大家可请教,有宽松之环境,有形势之需要,便盖能以日计功,二十年赶超“英美”,文更美,书更妍。我幸逢此世,能不感慨系之而为文一篇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