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读师范的愿望、当老师的理想,是在读初一的时候形成的。收到韩师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了一阵子,当老师是有希望了。过了滔滔的韩江,望见巍巍的韩山,迈进宽阔的韩师校门,踏上幽静的韩词,我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师范
读师范的愿望、当老师的理想,是在读初一的时候形成的。
收到韩师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了一阵子,当老师是有希望了。
过了滔滔的韩江,望见巍巍的韩山,迈进宽阔的韩师校门,踏上幽静的韩词,我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师范专科生。
入学两周,一群同学,没有谁想要读书,师兄们更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几个刚从华师毕业的老师,经常闯入我们的宿舍,和我们说笑话,讲晕段,打牌斗地主。那时候,从来没有沾染过牌子的我,学会打牌斗地主。
难道读师范专科就是这个样子吗?我好失望。
军训后,发课本。有6个任课老师。最喜欢的是教《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曾昭贤老师和教《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陈香白老师。这两位老师都年过半百,知识渊博,陈老师,把晦涩的古籍讲得如话家常、如数家珍。曾老师背后一句不经意的话,居然激活了我的读书热情。他说:“你们9172班,只有洪旭盛和庄奕莲两位同学正儿八经在读书!”
冲着这句话,我又恢复到高考前的学习状态。上师专开始时,还怕没有书读,一旦我踏入学校图书馆,我有点傻了,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的书,文史哲自然科学,应有尽有。学校环境熟悉后,开始熟悉潮州古城。毕竟是古城,文化积淀丰厚,韩师附近的书店真不少,有新华书店、文友书店、荟萃书店等书店。每逢周末,我骑着自行车,逛游全城的图书店,每次总是满载而归。回宿舍时,同学总是先睹为快,好的书,我都不是第一个读者。慢慢的,宿舍八条汉子,都喜欢上书店买书。我们宿舍的书架,都摆满了图书,成为我们宿舍一道风景线。全班的男生,有事没事喜欢来我们宿舍“淘宝”:看书借书!连远距离的女生也慕名而来,我先后被借去30多本书。在图书馆和书店,我获得不少书籍。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孜孜不倦,游弋在知识海洋中,从中汲取不少知识。
读书之余,我尝试写作。写散文、写随笔,甚至还试写了三个中篇小说,投过稿,但音讯全无。写作虽然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作用,但却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被保留下来,乃至在后来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都坚持写作。写得多,发表少,但不气馁、不放弃。至今,书房里已经积累了100多本写作草稿簿,估算也有1000多万字。如果能够发表,也许算是著作等身的教师了。因为喜欢写作,我便接近文学。我与中文系的学友交往较多,至今还能念出名字的,有郭裕旭、许敬惜、陈世成、谢文、黄春黎。大家希望我从政史系转到中文系。系主任却呵呵大笑起来,说了两句话:安心读历史;文史不分家,主业历史,副业文学!他这两句话,居然成为我读书的指南。
现在我姐常对她的孩子说:你们的四舅当年读书的时候,口号是“修文习武”。居然把我作为榜样教育外甥。是的,当年在读师范的时候,修文之余,却也练武。当时有个师兄叫做洪楚荣,宿舍和我是隔壁,两人一见如故。他喜欢练南拳、气功,我也如此。于是,他和我约定:每晚晚修后9:30,去笔架山顶练武术。笔架山顶是学校的操场,晚上人迹罕见,显得空荡荡的,只有物理楼的灯光透露出一点微弱的光芒,空气特别清新。这真是一块练武的好地方。我们师兄弟每天夜晚,风雨无阻,去那里练武。练到起劲时,我居然和大哥去一家武校购买“龙泉剑”,也练起剑术。中文系的陈世成也是个“剑客”,加入我们。于是三人总是在每晚10点出现在操场上。据说,之前总有小偷逡巡物理楼,我们在这里练武后,小偷遁走了。小偷我们一次也没有抓到,倒是救下一个想自焚的失恋者,后来她成为陈世成的妻子。
那个时候,校园流行气功,什么鹤翔功、五禽戏、大雁气功,我练过少林易筋经、十三太保功。到第二年,我也成为师兄了,居然出海报,招收学徒学习气功、武术。不少师弟师妹出于好奇,报名向我学习气功、武术。我教得像模像样的。惹得体育系的同学羡慕不已:“我们读体育专业的,都还没有机会当教练,你一个政史系历史专业的,却能当教练。惭愧!”他们还慕名在现场向我取经。
最醉人的是师范实习的时候。那时候,我们12个同学去宝山中学实习。我被安排在初二(1)班当副班主任。除了听课、上课、帮科任老师批改作业外,还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里家访。忘不了和学生一起去游“李古洞”,学生机灵的身影,至今历历在目。忘不了在烟雨连绵的黑夜,撑着雨伞,漫步在宁静的乡间小路上,在大树下练起南拳、耍起太极拳。忘不了在实习结束的时候,下着骤雨,雷雨交加,活泼可爱的学生,淋了一身雨,送了一程又一城;那雨中的场面,含着雨的泪水,是多么的动人心魄啊!又是多么的令人陶醉啊!捧起来藏在心头,便知道教育是多么甜蜜的事业;往后死心塌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是在这一刻凝成的。忘不了在实习结束一个星期后,学生便三五成群去学校找我,有的学生只为叫我签字留言、有的只为送我一张卡片,有的只为送回我借给他们的书……带着稚气的一声声“老师”,我激动不已,挥手送别他们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忍不住掉下了。
遗憾的是,我的师范专科只是两年制。两年,弹指一挥间,日子过得太快,还没有回过味的时候,毕业的送别歌曲就响起。至今,我还没有过足“大学瘾”,还渴望再读大学师范。
这两年的师范生活,让我养成博览群书和写作的习惯。让我有了“见贤思齐”的谦虚胸怀。让我有了修文习武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让我把教育当成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让我把教育当成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让我把教育当成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