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天台
作者:乘胜时间:2025-04-11 11:12:20热度:0
导读:一、简阳冬至自驾车去邛崃“天台山”旅游风景区游玩的那一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冬至,由于当天大雾弥漫,成渝高速路被迫封行,一干人等不得不绕道简阳,再由简阳小镇石盘上成渝高速。历来,近临成都的简阳市一年一
一、简阳冬至
自驾车去邛崃“天台山”旅游风景区游玩的那一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冬至,由于当天大雾弥漫,成渝高速路被迫封行,一干人等不得不绕道简阳,再由简阳小镇石盘上成渝高速。
历来,近临成都的简阳市一年一度的“羊肉节”就颇负胜名,那里出栏的黄羊肉质鲜美。精心熬制出来的羊肉汤更是名扬川渝。每到一年一度的冬至,更有四面八方的食客蜂拥而往。据说,若在冬至节的那天喝一碗羊肉汤,可保一冬不冷。
到得简阳,已是晌午时分。于是,我们这一干人也随性的加入了在简阳过冬至吃羊肉汤的行列。在简阳城内觅得一家特色羊肉汤餐馆,点得三两斤羊肉,众人兴高彩烈的围坐在一起开始大啖美食。一盘盘羊肉上阵,其中有“羊肉香肠、粉蒸羊排、辣酱羊肉等等”。但这些,全不及最后压轴的那大盆的羊肉汤味道鲜美,最是那浓白如练的汤汁大大剌激着人们的味蕾。当切身品尝过那浓香四溢的羊肉汤锅后,你不由得不赞叹简阳的羊肉汤果非浪得虚名。
二、天台之行
带着浑身的热气告别简阳,途经石盘终于午后驶向车渝高速而向“天台山”进军。
天台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文君故里”四川邛崃境内,其主峰观天台海拔约1800余米。因其顶部有一平台,常在云雾之中,故名天台山。天台山,古时为川、陕、甘、滇的道教名山。而天台景区则呈丹霞地貌,它不仅群山环抱,碧水长流,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更有名花异草、奇峰怪石散布其中。天台多瀑布,而它的清溪碧潭、瀑布溶洞随处可见。天台山的瀑布,以响水滩瀑布最为壮观。瀑布从40多米的高处直泻而下,若在盛夏的丰水期,其瀑布因响声如雷故而得名。
去天台的路上一路走走停停,惊险不断,到得天台山我们入住的小磨坊宾馆已是薄暮时分。是夜,于秀儿同住一个房间,因是严冬,宾馆的席梦思床上虽有电热毯取暖,但因山高林密湿度大,晚睡早起,用手触摸宾馆被面,却仍有一层冰冷的水气附于上面。
翌日一早,在同伴的呼唤下起床吃早点。宾馆的早点是些稀饭馒头之类的软食物,虽不怎么可口,但比起九寨来,却胜出许多。吃过早点,我们观赏的第一站便是天台山的“花石林”。
“花石林”又称花石迷宫,面积约2平方公里,它是由露于地表的灰质砾岩经亿万年的风化、剥蚀以及流水切割而形成。花石林成份构成复杂,以砾石为主,含灰岩、砂岩、石英岩及少量火山岩,与完全有纯洁灰岩构成的云南路南石林、四川珙县石林等完全不同,天台山的石林为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晨色中的花石林,在浓浓的雾霭与阳光万丈的氤氲下呈现出一片梦幻般的景致来。至身石林,不由得不感叹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
“花石海”,是天台山最美的海子之一,花石海,其宽约60米,长约650米,平均水深3米,最深处可达100米,四周是多花石,而称之为花石海。其海子蓝如天,平如镜,澈如晶。水中色泽不同,形态各异,纹理独特的大小石头清晰可见,两岸绿树繁茂倒映水中,游人小憩,总会看到“鱼虾穿云彩,雀鸟栖水草”的荒延而真实的画面。兴致高了,您可以挥动竹篙、划其竹排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体现一回“人在画中游”的惬意来。
游完石林石海,于当日的晌午时分到达另一景区雷音寺。那里,距另一景观“小九寨”只有几站之隔。小九寨故名思议,虽人还未去,却以能从它众多的景观名称中一一领略到它的风采来。其间的“蝴蝶滩”“听琴台”“秀水三韵”“香草叠溪”“茶花岭”“蟠龙瀑布”皆是与小九寨串连在一起的一个又一个奇特而又美丽的景观。
行至“琴台石”,在介绍琴台石的由来与典故的碑偈前伫立良久。据《碑文》记载,当年司马相如落魄邛崃来时,曾以一曲著名的《凤求凰》博得卓文君的芳心。两人连夜私奔。后来迫于生计卓文君在邛崃当垆卖洒而被传为佳话。后来,在两人挣脱封建礼俗,争取爱情取得胜利之后,两人曾相携到此处游玩抚琴作诗而故有了今天的“琴台石”,而今,行走在幽静的山涧小路,虽才子佳人身影早已杳若黄鹤,但你若侧耳细听,或许你还能听到千古不朽的爱情谱写出来的天籁之音。
告别“听琴台”拾阶而上,成片的山茶花在道路两旁静默的开放着。没有惊艳,惟有素雅。一路上,因为留恋天台的美色,我总是那个走在队伍最后的人。
游过天台,一颗蒙垢的心也被那里的山山水水荡涤的纤尘不染了。游过天台,若说天台的山水是一位飘然出尘的隐仕,那么天台的幽兰,天台的山茶花,则更像是一位内心清修的女子。她们淡泊无争的溶入在天台山那浩莽的从林中。哪怕是一次轻微的风来影动,亦可幽香阵阵凝住流云。
三、平乐古镇
告别天台,此次的最后行程定在历史悠久,人文鼎蔚的“平乐古镇”。平乐古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邛崃市西南19公里处,早在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镇青山层叠,竹树繁茂,发源于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楼、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气息。
由天台山到“平乐古镇”,如用“走马观花”这个词来形容此次的平乐之旅应该一点也不为过吧。去天台景区的路上,由于道路湿滑,路程遥远,几乎同行所有人的精力已被耗尽。到得平乐,许多人即使知道古镇之美却也拖沓着不愿再走了。
迈着疲惫的奔走了一天的双腿进得景区木雕大门,一排排古建筑在落日的余辉下肃穆的伫立着。透着些恢弘与神秘。古镇上的那一榭榭黛瓦青砖,那一扇扇的红漆木门。还有那一汪莹莹流动的溪水,虽人不在江南,却饶有江南水乡的灵秀韵至。
行至古镇腹心,由于暮色已霭,街道两旁的商家早以打烊关门。惟在入口处尚有三两家买豆鼓的小商家尚在营业。听说古镇的豆鼓颇具特色,于是,一路不曾购物的同行皆向征性的购得一些带回家中与家人品尝。
在央央未尽的游兴中,在古镇朦胧的夜色下,一行十人不得不告别古镇,恋恋不舍的踏上返程。回家的路上,众人皆在车上酣然的沉睡了起来。此次的天台之行,虽备感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