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十月三日,晨,六时,天晴,无云,无风。我和两位朋友驱车上石梁。天微凉,天时对于出游来说还是有点早,路上很是清净,车出城镇,上了盘山公路。车是朋友的,载着我以及另一位是几年未见的朋友。一路回忆高中同学时
十月三日,晨,六时,天晴,无云,无风。我和两位朋友驱车上石梁。天微凉,天时对于出游来说还是有点早,路上很是清净,车出城镇,上了盘山公路。
车是朋友的,载着我以及另一位是几年未见的朋友。一路回忆高中同学时的情景,这是别后几年最有共同语言的地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想到某人了,或想到某事了,说一阵,其他时间就听我朋友讲她现在的情况,几年不见健谈了许多。时不时看看窗外,虽已是秋天,想看一片红叶却还是难,更不用说满眼的红了,只一路的似黄还绿,铺陈,铺陈。间或有车从边上赶到前头去,或有车从山上下来,如风一样,呼得过去了。
上得山腰,车行在天边,只见远山。路仿佛接着天,车行向淡蓝。越行越上,就要开到空中,转弯,依旧行在路上。转弯,转弯,阳光在这一弯可见,另一弯又不见,阴阴阳阳的,只一瞬就穿过了几重天,恍如隔世。山上有人家,未听得见鸡犬鸣吠,一晃而过,不复见。开窗,山风及肤,似有水气,微寒。静坐着,山在流动,时间在流逝,我们静止了。
车停,石梁到。有山民设摊路旁,买柿子,或橘子,或树根。柿子还没熟透,黄色;橘子也是晚熟的,皮厚,看起来酸;树根似是加工过,但还是树根,粗糙。摊主并不吆喝,呆坐着,独立于货物存在。
进景区,便是石梁飞瀑,水势小,无隆隆之声,潭水却看不到底。瀑布上窄窄的石梁两端围了铁链,是为了防止游人冒险。有人在瀑布旁选角度拍照,良久没有拍成。我们寻找"石梁飞瀑"的摩岩石刻,在瀑布旁石壁上,上有青苔杂草,看不清楚,字也不是朱红色的了。
向下游走,忽然想起电影《少林寺》就是在这儿拍的,心想怎么不见和尚?景色与其他地方无多大区别,大概得益与石梁的名声,鸡犬升天。路沿溪因势而修,树荫下或凿山石而成,或借溪石铺成,或修栈道悬空,或架桥横穿,有点曲径通幽的意思。且行且住,且住且行,见水明而憩,遇石奇而停,徐徐前行。中途见一指示牌,木质朱红漆字:小铜壶,折入支径,不辨方向,但听得流水有声,山木无语。走二十来分钟,水声突然增大。走几步,随山径转折,一挂水流如茶壶倾倒而出注入水潭,便是小铜壶了。潭中央有大石卧其中,凿有石窝,可攀。潭边有茶座,水泥仿古,颜色极艳丽,阳光下有些晃眼。来不及细看,有导游带一群游客到,听口音是上海人,唧唧喳喳留影,二分大的水潭,全是人声。去看那潭底,有螺蛳,在泥沙质的水底爬出一缕缕的痕迹。往原路返回,人已增多,时不时得站在路边让道。出小铜壶,游人鼎沸,再向下游走,迎面只见各式各样的面孔。
溪上多桥,钢索为筋,横铺方木,游人每过必晃,使前后左右人等皆前仰后合,乐此不疲。我也有被人家晃的,于是山也被晃动起来,阳光也被晃动起来,风也被晃动起来,直到恍如隔世,我便在隔世中坐着,眼见着今世的无常,如见着自己的过往,如喝着白水见着天边的云起云散。
复前行,至景区深出,游人鲜见,有农田,种有水稻玉米。坐少倾,来时路回。
午时,回。下山,天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