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旧事
作者:耕犂时间:2025-04-12 01:46:07热度:0
导读:我这里说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我家乡小镇上的几件“旧事”。这些事虽说近乎荒唐,但我却始终不能将它忘怀。我想这样的时代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正因如此,我才把它记录在这里,是是非非,让人评说。一、
我这里说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我家乡小镇上的几件“旧事”。这些事虽说近乎荒唐,但我却始终不能将它忘怀。我想这样的时代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正因如此,我才把它记录在这里,是是非非,让人评说。
一、“臭皂”
小镇有这样一个人,三十多岁,高个,单瘦,阔嘴。头顶生过癞疮,后来好了,却留下了光亮的疮疤。此人姓让,是镇上铁联社一名打铁工人。在“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工人阶级是响当当社会阶层。让铁匠自以为是其中一份子,便有些得意,说话做事像打铁,冒着火星,响当当一点让不得人。让铁匠让不得人不说,还有个怪癖,尽说反话。明明是东他说西,明明是鸭他说鸡。从他嘴里,很难听到一句正经话。这倒也罢。问题是他这样说,你还不能和他争执,否则他要对你不客气了。他会说:“老子让铁匠,生铁坨坨都犟不过老子,都得让老子三分,你小子算老几?”别看他人瘦,毕竟是抡大锤打铁的胳膊,伸出来还是结实有力的。镇上的人都讨厌他,又有些怕他,平时也就不和他认较真。让铁匠就越发得意了。他说黑,别人不敢说白,小镇一度成了让铁匠的时代。他往哪里一站,你明明看着日头落西还非得说日头落东不可。
可让铁匠千想万想也没想到,最终他还是栽在了他爱说的反话里。
正是“文革”那个特殊年代,派性斗争,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没完没了的批斗会,捕风捉影,无限上纲,使小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这时候,不甘寂寞的让铁匠虽然已是一个造反组织的小头目,但德性不改,照样拍着他那工人阶级的胸脯,照样日头出东他说西,毫无顾忌。
这天,他到镇上一个小商店去买香皂,却偏不说香皂:“哎!老者,把货柜上那臭皂拿给我看看!”他对营业员大声说。
营业员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没听清楚,问他刚才说哪样来着。
让铁匠提高了嗓门,重复说:“臭皂!臭皂!老者,听清楚了没得?把货柜上那臭皂拿给老子看看!”
营业员恭敬地说:“对不起让铁匠,我这小店里只有香皂。”
让铁匠有些生气:“老子说臭皂就是臭皂!老者你少罗唆!快给老子把那臭皂拿过来!”
不想让铁匠话刚住口,一直站在旁边没有吭声的几个年轻人站上前来,质问道:“让铁匠,刚才你说什么来着?”
让铁匠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满不在乎地说:“臭皂!老子刚才说臭皂!怎么了?”
“好啊!让铁匠,你这现行反革命分子!你竟敢诬蔑社会主义的香皂是臭皂!”年轻人不由分说,把让铁匠押到镇上革命造反指挥部,审讯定罪。
让铁匠这才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了。
后来,让铁匠脖子上挂了块大大的“现行反革命分子”的黑牌,在镇上游街。他所在的造反组织亦迅速作出反应,在大字报栏上贴出“严正声明”,将他开除;再后来,让铁匠成了镇上批判斗争的活靶。不管哪派召开批斗大会,都要将他抓去陪斗,还让他和“四类分子”一起清扫大街。
让铁匠感到冤屈,却有口难辩。从此,他变得少言寡语,很少说话了。
“文革”结束后,各级组织都在对“文革”中处理错了的人进行平反,让铁匠无辜戴了若干年“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却无反可平。原因是对他的定性从来没有正式文件,连他所在的造反组织开除他的“严正声明”,也仅是一张没有底稿的大字报而已。
让铁匠活得不清不白,痛恨之下,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二、小秦老师
小秦老师在镇中学教书,教什么在“文革”那个年代已不重要了。因为当时所有的教材几乎就是一本《毛主席语录》。
小秦老师是四川人,大学毕业后便分配到贵州这个小镇中学教书。叫他小秦老师,是因为他个子矮小。四川人的嘴巴能说会道是没得说的。“文革”中,最吃香的莫过于两件东西,一是写得一手好字,再就是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皮子了。小秦老师这两件东西都具备,就成了“文革”中小镇上的走红人物。他的字不仅写得好而且很有特点,抄写的大字报颇受人们的青睐。有一次他写的大字报足足有100多页,从街头贴到街尾,简直就像一道风景。小镇上的人们也是从那100多页的大字报开始认识到小秦老师的才华的,都说小秦老师“人不可貌相”。那时小秦老师还未结婚,也没交上女朋友,后来一出名,自然就有不少女孩子把小秦老师当作心目中偶像,主动追小秦老师。小秦老师选择其中一个女孩子结下革命友谊,让别的女孩子既羡慕又嫉妒,甚至闹出不少单相思来。说到小秦老师的嘴皮子,小镇上的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文革”开始不久,造反组织便勒令“四类分子”出义务工,在镇中心场坝上搭了个土台,作为批斗“走资派”和开展各种辩论活动的场所。自从有了那土台,小秦老师的嘴皮子便仿佛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那年头学校不再上课,教室里的讲台已失去了意义,不甘寂寞的小秦老师便迷恋上了那土台,他的身影、声音便频繁出现在土台上,赢得了小镇上人们的无数喝彩。他是太善于雄辩了。他经历过一次时间最长的辩论,就在那土台上,好几个造反组织轮番派人与他辩论,连续辩了三天三夜,他没走下过那土台一步。结果,所有的人都服了他,称他为“铁嘴”。
然而,人有疏漏,马有失蹄。一天,还是在那土台上,一个造反组织将镇上的两名“走资派”揪到台上批斗。其中一名“走资派”因低头弯腰的时间太长,有些受不了,便抬起头伸了伸腰。主持批斗会的造反派头目认为这“走资派”不老实,上前就给这“走资派”几个耳光。这时,小秦老师忍不住走到土台上,想要制止造反派这种不文明的批斗行为。他首先背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也许是他当时的心情太激动了,不经意间竟把毛老人家这段语录中的“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背诵成了“切切不可粗心大意”。虽然意思没变,但毛老人家说的毕竟是“万万”而不是“切切”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小秦老师篡改毛主席语录在会场上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台上台下立刻爆发出愤怒的呼声:“打倒篡改毛主席语录的坏分子!”“谁胆敢篡改毛主席语录,我们就坚决打倒谁!”
小秦老师想要辩驳什么,但他的声音在成千上万革命群众的强大呼声中确实显得太微弱了。他没能制止造反派不文明的批斗行为,反倒因一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