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当时间终于成为了终究
作者:帝阍时间:2025-03-17 15:29:40热度:0
导读:盛夏的酷热总让人期待一场淋漓的雨水,直抒心间的时候才能在落雨的时节静怀过往。时间的脚步不紧不慢的走到了六月,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终究还是毕业了。不同于四年前的我们多会恨光阴不能飞逝般的说道什么时候才能
盛夏的酷热总让人期待一场淋漓的雨水,直抒心间的时候才能在落雨的时节静怀过往。
时间的脚步不紧不慢的走到了六月,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终究还是毕业了。不同于四年前的我们多会恨光阴不能飞逝般的说道什么时候才能终于毕业,在这一刻,你往往会叹息道自己终究毕业了。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四年的变化也就是从终于到终究,从期待到怀念。然而在这一字之差的变化里经历了怎样的波澜,也就冷暖自知了。
看了看四年前写下的纪念高中毕业的文章,再对比如今临近大学毕业的心态,真是苦笑一声当年的自己怎么那么幼稚。那时挥毫泼墨,动则青春不朽,理想伟岸,空话大话翰如辰宇,这时提笔难下,心如死水。当你发现自己高中时期待的大学可以无人管束的通宵达旦,可以远离老师父母叨扰的放下书包打球游戏的愿望真的有了这么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后却又不在动弹身子时,你会挖苦自己变老了,实际上是心境变了,不在活力如初,最终懒而堕落的心态占据了自己大半个身心。当高中毕业时信誓旦旦的说道常联系实际成了一句万用告别词时,当刚毕业的那几年每学期寒暑假聚会的次数从多到少从有到无时,真的是一个清纯青春时代的结束,大学的四年更像是一个踏入社会的实习期。在这里,你将看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林林总总的事,它足以将你对曾经世界的期望拉到现实社会的轨道,从而在内心的价值观给你一次重建,又或者是一次成熟的锻炼。我无意厚非所谓的社会染缸总是不真,毕竟社会简单而复杂的是人心,只是以价值观的角度谈谈四年的变化。
当我们终于要承认曾经的挚友、闺蜜、哥们联系日希,终于发现曾经期待的大学更广的交际圈实际上只是围绕在一个宿舍之间,难以想象的一个班级的同学四年里竟有相互没说过一句话的情况居然存在时,我们终于觉得其实人生好孤独。孤独的就像你从来都是一个人去打水,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上下课,甚至偶尔的旅游远行只能玩自拍,最初的孤单便成了习惯孤独时,生活已经重重的给你上了一课,其实孤独并非坏处,大抵圣贤皆寂寞,隐者不留名的时候孤单的自己在坚强上留下了名字,因为你始终要面临一个人的异乡求学,一个人的毕业求职,一个人的勇闯天涯,甚至将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艰苦又幸福的路程。我记不清数年时间里失眠的次数和原因,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思想总是在悄然变化,让我们的认知从头到脚的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纠结寡断的毛病依然没有改变,剩余折磨自己身心的也就唯有时间怎么如此仓促,让我们来不及去做一做小事的时候居然都要毕业了,多少人悔恨四年时间里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叹息像躺在病床上一样交给了宿舍床铺多少时间,甚至遗憾怎么没有表白一个姑娘,珍惜一段感情时,时间他就是这么公平,早出晚归的自习室成就了考研的梦想,勤于锻炼的操场锻炼了身体的健康,热衷实践的学生练就一身本领,而蹉跎时光的如我一样的人只有在这悔叹梦想。大学的精彩远远不是你能想象到的,四年的单调死气也不是一天天练就的。我们从来都热衷佩服谁谁谁大学创业年入多少万,谁谁谁考研考公跳出屌丝圈,甚至嘲笑某某某浪漫表白失败,直到最后苦笑自己遗恨青春!我们用拍毕业照的时候在教室多看一页书,在操场多投一颗球,在校园一角多留个pose,只为证明自己真的曾经这样过,然后写上某年某月仅以留念,实际上流年不腐,腐的是一颗青春的心。
时间是横轴,生活是纵轴,我们都是在这样的二维空间里度过,然后生活留下烙印,时间刷新痕迹,如此循环,但你永远不要指望每一个烙印都会相同,就像我们总在说过去的回不去,回去的不完美。然而,心境的变化不意味着生活一定会变化,不是吗,四年过去了,你还是一遍遍重复着上课,吃饭,玩耍,睡觉,偶尔的亲友相聚也会喝的酩酊大醉,舍友搀扶着你回到寝室时你还会说道“喝完这杯,还有三杯”,然后许未来某年某月杨总刘总我们再次不醉不归。总有人天长地久,也总有人累觉不爱,指天盟誓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未曾实现过后,我们不是叹息不怕雷劈的承诺,而多在怀念至少那一刻的决心是真实的,生活永远不会只朝着你的期望所走,毕竟上帝很忙,人类很多。四年的光景足够我们认识更多天南海北的同学,搭建交至叠贸的关系,阅读汗牛充栋的书籍,学习千百处事的哲学。不管诲与不悔,我们都应该庆幸四年的生活里遇上的格式各样的人,对你好的,教会了你感恩常在;对你差的,教会了你多留心眼。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稳如泰山的友情,坚如磐石的爱情,我想你永远不会忘了寝室里那个在你懒睡不起时给你带饭的舍友,那个帮你考试传小抄的伙伴,还有陪你走过青葱岁月的他(她)。
抽空看了《同桌的你》,一部表现学生时代同桌的爱情的最终输给现实的戏。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词来总结这部电影,话又说回来,青春若能用只言片语总结的话也就不叫青春了。总体感觉片名是想表现同桌之间的感情,但剧情又有点偏向整个青春时代的幻想最终被现实打败,倒也不如致青春里来的利索,毕竟同桌之间不一定非得产生爱情,更多的兴许是苦读时相互的激励,鏖战时共同的战友,当然还有林林总总的细腻和快乐。不过剧情演绎的确实让人悸动,忍不住在观看的时候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同桌和一起学习的同窗。片中男主角林一算是在初中便对新转入的周小栀一见钟情,这钟情,荒草一样的长,肆无忌惮的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再到十年后的婚礼现场。有影评叙说片中的林一和周小栀就像一个长不大的男孩永远比同龄女孩幼稚,也有些许道理如周小栀怀孕后林一的手足无措不似,林一去美国发展却没有深究周小栀为何不能紧跟其后……凡此种种,多是说男孩在喜欢的女生面前永远是那么幼稚,为她打架,为她违纪,为她轻许未来。可是,影评人也许忽略了林一第一次为周小栀打架是因为同学欺负她,林一苦读课本是为了和周小栀上同一所大学,大学里违纪也是为自己女朋友争风吃醋,再到周小栀怀孕时林一被周父赶出,后来又做了要去美国发展的打算是因为要和周小栀结婚,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个男孩不成熟的表现吗,还或是,自第一眼开始,他便认定了要给她一个将来。在我看来,也许着正是林一的成熟,又或是所有男孩的成熟和责任,他们往往计划的是最终的结果,只不过这个过称输给了时间。
十年的光景里,其实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