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爱情
作者:蜂牖时间:2025-04-12 08:38:53热度:0
导读:1、爱情左转右行有些莫名其妙的字句常常会出其不意地从脑门里跳出来,就比如临睡前,它的这次忽然造访——爱情左转右行。每个人爱情就像是个不断在漂流中的玻璃瓶,而婚姻就像是一个收留那个瓶子的地方。从漂流开始
1、爱情左转右行
有些莫名其妙的字句常常会出其不意地从脑门里跳出来,就比如临睡前,它的这次忽然造访——爱情左转右行。
每个人爱情就像是个不断在漂流中的玻璃瓶,而婚姻就像是一个收留那个瓶子的地方。从漂流开始的那一刻,从来无法预知会遇见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即使路遇到很多美丽的风景,即使也有过中途停留的念想,但河水总会一路推波助澜,催促着你前行。环环绕绕着,转了许多道弯,过了几座桥,下一个路口,打水而来的人兴许就是那个拾捡你的人。这样阴差阳错的故事,似乎更多的在不同的人群身上上演。
因此,总以为爱情应该是一场天时地利的迷信,常常无法为意愿左右。可能遇上相知相遇的爱情,却要纠结到另一段尘埃里的幸福。
也许正如人们常说的,幸福不只是两个人的相爱那么简单。它常常左转右行,有关于抉择,受制于命运,关乎于很多除两人以外的事情。
它出现的时候很简单,但继续的时候,常常执手相望。然后,你会发现真正携手共度的那个人,不一定就是你左转时丢失的那个,而是忽然随流拐弯右行时将你拾捡到的那个人。爱与被爱交错,织就了两部人生剧。
于是,世上多了一些难以把握的意外,相爱的人分别落入别人的怀抱。爱情左转右行,缠绵悱恻的故事落幕、尘封。这似乎是很多凡俗的故事上演的爱情版本,不浪漫,不荡气洄肠,甚至还有些俗套,却每时每刻在不同的城市与国度里上演。
2、笑谈“脑震荡”
多巴胺,一个与生活相距甚远的化学物质,却经由一个独身多年的科学家在实验鼠身上验证的惊世骇俗的结论而让我认识了它。
“所谓爱情,不过是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在人类脑部的荡漾!”
“所谓热恋、生死恋,不过是由于脑部的多巴胺,过于丰盈和狂野。”
哈哈,这个概念,我把它与生活中相似的事物一再关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接近于“脑震荡”。
感性的存在与理性的剖析的区别,就是把风花和雪月换置为一个生产或制造爱情的工厂?
那么爱情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一个脑震荡患者与另一个脑震荡患者错位的电波交流?
呵呵,还得给这两人挂病号。难怪有人说爱情是一场病。
或者可以这么解释,一个服药(多巴胺)过量的人与另一个服药过量的人之间的“同病相怜”、“患难与共”?
过量的服药,简直是中毒。难怪又有人说爱情是毒药。
而在医学上的说法,似乎是由于荷尔蒙的作怪!擦出火花的竟然是内分泌?
哈哈,经由这一番逻辑、推理,无人不“病”,无人不“毒”啦!也难怪很多事情一经推敲就偏离了事实的轨道。
或许可以套用三毛的一句经典:“不可说,一说就错。”都说是禅,也是含糊得百试不爽的说辞,用哪儿都合适。
折腾半天,定义全无。如此嘻笑调侃!
笑一笑,掩卷之后,继续生活。
3、婚姻的城墙
让针尖飞飞落落,让心埋着心。在现实的城墙里,生活有时常常让人无奈,却又无话可说。
“相爱容易,相处难。”,常常有人这样感慨。以糊涂哲学来处之,也许是最好的摸象方式吧!
多少人以能和相爱的人携手共度,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而在日后的婚姻生活里则常常要学会蚌含沙的隐忍与温柔。
当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的婚姻,被相应的两个家族推搡、挟持时,也许就远不止是含沙成珠的美事儿了。
当这样的感情被一一关照,原则被不同的观念踢翻,这样缔结的婚姻会把人磨砺得没有了自我,没有了个性。没有道理可讲,没有原则可言,只有妥协,再妥协,到千疮千孔,到麻木,到视而不见。即便如此,仍旧无法躲开冲突时,终于知道刘若英主演的《新结婚时代》何以会打动那么多人。
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如同镜子,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到不同的感触。是他们的爱情错了吗?是选择的婚姻错了吗?
感情没有对错,因为没有一种感情可以孤立地生存,没有一个世界可以架空着存在,因此人在世上行走,总要与更多世俗的人与事牵涉着,无论你愿是不愿。
婚姻就好比一道城墙,从最初的两人的爱情世界围就的高墙开始。城墙筑就的那天,里面的人安于城内,外面的人想进也进不了。但随时日磨损、低矮,外面的世界慢慢探身张望。时日渐长,墙体会渐渐皴裂,然后塌陷,墙体不复存在,一个家庭与周围的关系便没有距离。
于是,城非城,墙非墙。两个人的世界又还原于江河湖海。总会有水滴与水滴的撞击,也会有沙石与沙石的蹭硌。
那就磨砺吧,让碜人的沙子磨成光滑的珠子,含着点滴的辛酸的幸福;让锋利的剑芒磨成弯刀,躬身收割下点点记忆。让心埋着心,却挂成一面任人敲响的锣,每击打一下,总会有声响镶到耳边说——这就是生活,一半是幸福,一半是酸涩。
它以这种方式提醒幸福,像一只蚌一样的关照幸福。
蚌知不知道,它的幸福被喻为圣经?是不是倒出身体里的只是幽幽一声叹息?
4、长大的爱情
读张小娴的《一段爱情,两个人成长》,于简单的陈述中禅意了爱情。
爱情对更多的人而言,是落入凡俗之事的细枝未节。有时实在无法称量它的轻重,也无法较比。它可能让你泪流满面,也可能让你笑逐颜开。但最终相随相伴的那个人,无论是否能够追随到老,到死,都曾经抚慰过你孤单的灵魂。所以《一生有你》中,最让人值得回味的那句是——“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走,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也许,谁都爱不起,怕爱得疼了,爱得伤了,把言语锁成瓶颈,在繁琐的生活里渐渐浸泡、软化,而没有了痕迹。轰轰烈烈也罢,细水长流也好,拔开那些浮于面上的装饰,浪漫最后都化成平庸,浓烈化成温情。那最终沉淀下来的丝丝缕缕,便就是长大了的爱情,它更近似于亲情。
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地读懂它。有时,千帆过尽,看清了爱情的虚幻,海市蜃楼,也算是一种解读。有时,一路相携,爱情如泥,人如花,鲜艳玫瑰,又是另一种解读。
每个人都用各自一生的行走在解读它,却始终解读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