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星期天,领着女儿回老家去看望父亲。客车在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穿行,槐花开得正盛,一阵又一阵扑鼻的香味涌进车窗,远山也可以见到一片的雪白,身心顿时感到一阵的轻松,总处在城中,心好像变得迟钝;每隔几公里有放
星期天,领着女儿回老家去看望父亲。客车在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穿行,槐花开得正盛,一阵又一阵扑鼻的香味涌进车窗,远山也可以见到一片的雪白,身心顿时感到一阵的轻松,总处在城中,心好像变得迟钝;每隔几公里有放蜂的,满眼是繁忙的蜜蜂在辛勤的劳作,这些可爱的精灵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离自己的家乡有多远,只要有花朵,只要能采来供自己和蜂王食用的蜂蜜,就辛勤的工作者,直到死去。我给女儿讲着蜜蜂的生活习性,讲着蜜蜂的勤劳,女儿似懂非懂,他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艰辛,享受好像成了当然。
看着飞速倒退的景物,思绪回到熟稔的故乡,屈指算来,离开家乡已有七年了,中间仅有的几次回家,总显得那么的匆忙。期间一次是外公去世,余下的大多是春节或是放假;每次回家几天,要走好多的亲朋,忙得不可开交,然后匆匆与父亲告别,重又回到了拥挤浮躁的城市,把家乡在梦中一次又一次的重温。这次下定了决心回家,主要是父亲在电话里说要在家里办一个肉牛的育肥场,我和爱人知道了非常替父亲担忧,妈妈去世的早,父亲一个人在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多次打电话让父亲到城里来和我们在一起生活,父亲无奈来了一回,可是只住了三天,就说什么也停不住,说城里没有熟识的人,每天都待在屋子里,闷也要闷出病来,我就只好作罢,让他回家乡去了;也曾张罗着给父亲找一老伴,可父亲害怕给我们找来麻烦,终没有成功。
父亲一辈子劳碌,能吃苦。爷爷那辈子人生活艰难,春荒的时候到伏牛山深处的玉皇山上去采野菜,遇到下雪,又饥又冷,穿的单薄,冻死在了大山里,临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抓着一些野菜。奶奶就和父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于是父亲就担当起了家庭的重任,种收庄稼、家务无一不能,十七岁的时候,就一个人上坡砍树,盖了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子,从草房中搬了出来。
父亲做事有一股韧劲。家境的贫寒使他性格上有一种不服输的赶紧,借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好政策,在老家乡政府所在地开了一间杂货店,使我们家的日子好了起来。我出外求学的学费全是父亲做生意赚来的。
日子飞一般逝去,我已从一个懵懂的孩童变成了中年人,到家乡的几次,路上遇见的青年人我大多都叫不出名字来,颇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
“爸爸,快到家了!”女儿的声音把我从纷飞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可不是,已经进入家乡的那一段上坡路,可往昔的颠簸怎没了呢?透过车窗,一条平整的柏油映入眼帘,原来新修了路。几个月没回家,变化真快呀!
下了车,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身心顿时的活波起来。拉着女儿的手,走向早已经等候父亲。父亲老了,身体那么消瘦,两鬓斑白,满是笑的脸上沟壑纵横……我的心一沉,父亲真的老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迫不及待的谈起了他的养牛计划,计划很完美,父亲的话语中充满了希冀,充满了对三五年后成功的展望,我知道这是一个能够赚钱的好项目,可我还是尽力的劝阻他不要再想这么大的事,已经六十二岁的人了,又是一个人,怎能经得起这样的劳累;我又给他设定了一种又一种的困难,可父亲对我说的困难一点也不害怕。最后,我只好请出姐姐、哥哥一起做工作,父亲总算答应不再养牛,可是,我分明的看到他的脸上流露出的失望。临走时,父亲叮嘱我要好好工作,不要怕吃苦,山里人有什么苦吃不了呢!
第二天,我就返回了。但父亲的话却在我的耳边不时的响起,只要能动,我就要劳动,就要干活。我们现在每天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中,是否能够像父亲那样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做好每一项事?
我给女儿说,我要多回家看看,看看那山,看看那儿的人。我不知道,等女儿长大后,还会像我一样眷恋着那一方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