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聆听大师
作者:银币时间:2025-04-12 01:08:34热度:0
导读:今晚七点三十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欣赏了中国元老级指挥大师黄晓同教授交响音乐会。二十年前,黄先生曾随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王炳素教授一行到过湘西,并与我们乐队有过亲密合作。那时,因我们乐队的素质问
今晚七点三十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欣赏了中国元老级指挥大师黄晓同教授交响音乐会。
二十年前,黄先生曾随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王炳素教授一行到过湘西,并与我们乐队有过亲密合作。那时,因我们乐队的素质问题,排练中,根本体现不出先生的指挥才能。大家只知道他是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先生的老师,以后才晓得当今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坛的华人指挥家大多是他的高足:如汤沐海、陈佐湟、张国勇、余隆、谭利华等。印象中,晓同老师到湘西排练毕,剩余时间爱去垂钓。他不苟言笑,少语,安静得很。很久不见晓同老师了,得知他开音乐会,自然前往捧场。
二十年不见,先生头发全白了,还蓄起山羊胡,上台显得不灵便了,可指挥起来,还是那么严谨规范充满激情,手势清晰有力。我国已逝指挥家李德伦曾说:“要想靠师傅名气出头,那就到北京来找我,如果想学真本事,就去上海找黄晓同”。晓同老师曾留学前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一代宗师亚历山大•高克教授。回国后,一直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先生不像他的学生们长得那么帅,台上也非那么有“艺术气质”,可指挥时,无论外在体态还是内在气质,特别是驾驭乐队的能力和对乐曲内涵的阐释都不让他的学生们。音乐会结束,晓同老师充满感情地讲了几句话,这时大家方明白,前不久他大病一场,是上海瑞金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将他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这场音乐会是专为答谢这些医技高超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开的。说真的,先生一点也看不出是大病初愈。指挥在音乐会中的体力付出是巨大的,莫说大病刚好,就是身体正常的七十五岁老人,要他指挥一个多小时的音乐会也够呛!死过一次的人,回到人间,其心力和精神非平常人所能想象。
音乐会,上半场演奏两首曲目:一是门德尔松的《海布里登群岛序曲》(又名“芬格尔山洞”作品26号);二是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乐》(又名“未完成”交响乐)p·756,前者不熟悉,是第一次欣赏;后者熟悉;一九九三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奏过“未完成”,那时我对德奥古典交响乐还比较陌生,以后接触多了,也就渐渐熟悉了“未完成”的旋律。两首曲目,乐队演奏得都不错,尽管交响乐队只是上海艺术中心的常驻小乐团(称东方小交响团),演奏员们都很年轻,在黄晓同大师指挥排练下,其演奏清晰流畅,层次力度对比好,音质干净。特别是弦乐组(尤其小提琴声部)进出蛮舒服。
下半场是勃拉姆斯《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5号,独奏是鼎鼎有名的钢琴大师许忠。我在第二排,非常清楚地看到演奏员的一切状态。许先生肥头大耳,平头,演奏时极其投入,面部表情丰富,身体动作大,也不知是他在控制音乐,还是音乐控制了他。时常有节奏的呼吸伴着乐曲,仿佛成了一个小声部。上来,听到乐队前奏,他就开始进入状态,演奏不久,一头大汗,在乐曲高潮时,手势、身体伴着汗雨挥洒,让人感到他用劲用情过甚,有时,他简直就是用全身气力在撞击琴键。许忠的钢琴音色、力度对比强烈,处理细腻。我是近距离领略了中国当下一流钢琴演奏家的风采。节目单这样介绍许忠:出生于上海一个医学世家,三岁半起随钢琴教授王羽习琴;十六岁时,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大师班,师从法国钢琴大师多米尼克•墨赫莱,并获得同等于博士的专业学位。一九八八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第34届玛利亚•卡那尔斯国际钢琴比赛中一举夺得冠军;一九九一年,获日本滨松第一届国际钢琴比赛季军;一九九二年夺得西班牙桑特丹国际钢琴比赛第一荣誉大奖;一九九二年,荣获第五届东京国际钢琴比赛七个奖项中的第一名和其余五个大奖;一九九四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赢得第三名(这个赛事最重要)。现在,许先生是不少国际钢琴比赛中的评委,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方小乐团”的艺术总监,目前,他正师从黄晓同教授学习指挥。音乐会最后,许忠特为听众加奏了一曲,乐曲舒缓柔和,演奏处理极为细腻,音色好听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