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榨油坊
作者:做脚色时间:2025-04-13 18:36:15热度:0
导读:姜州坝子坐落在会东县鲁昆山脚,这里的土壤,如果用乡土话来说就是那种老泥田土,是一种最适合种植油菜的土壤。这种土壤种植油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菜籽的出油率特高。过去,姜州坝子就曾大规模地种植过油菜。
姜州坝子坐落在会东县鲁昆山脚,这里的土壤,如果用乡土话来说就是那种老泥田土,是一种最适合种植油菜的土壤。这种土壤种植油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菜籽的出油率特高。过去,姜州坝子就曾大规模地种植过油菜。每当油菜花开的时候,蜂飞蝶舞,金色的花浪在微风中前伏后起,充满了诗情画意!
包干到户后,由于种植油菜的收益不高,再加上种出来的菜籽榨油也是一大难题,因此,种植的人家也就越来越少。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基本上就没有人种植了。后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一些村民又开始种起了油菜来。姜州乡姜州村四社的严友国就是其中的一家农户。
一九九六年严友国为了解决自家的吃油问题,将家里的一亩多承包地全部拿来种了油菜。九七年夏收时,严友国家的这一亩多油菜地收成特别好,产菜籽近千斤。菜籽丰收了,严友国一家人却高兴不起来。望着这一颗颗放着油光的圆圆菜籽,一家人犯了愁,不知道这么多的菜籽该拿到哪里去榨油。当初,原指望到区粮站的榨油坊去榨,但现在区粮站的榨油坊不对外加工,只对外收购油菜籽了。这是当初种植油菜时没有料想到的。这下可就难倒了人,要是卖菜籽,每公斤才六毛钱,而当时市场的菜油价是每公斤七块六角钱,太不划算了!如果能榨成油来卖的话,这近千斤菜籽,至少都得收入一千五佰多块钱,与卖菜籽相比得多收入一千多块钱。
严友国一家人算来算去,觉得卖菜籽太不划算了,还不如将这些菜籽存放起来,凑点钱去买个榨油机回来自己榨。就这样一家人商量决定后,凑了八千多块钱购回了一台比较先进的螺旋式机电榨油机,挂出了“严家榨油坊”的牌子。
一九九八年三月严家榨油坊开榨后,到这里来榨油的村民们就络绎不绝,当年就为村民们榨油菜籽一万多斤。每公斤菜油卖到了八块多的好价钱,大家尝到了种植油菜的甜头。
“严家榨油坊”对外加工、服务态度好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下大家不担心种出来的菜籽没有榨处了。初尝甜头的村民们种植油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种植油菜的人家也逐年增多。到了九九年姜州坝子种植油菜的人家由九八年的20多家发展到了120多家,种植面积也由九八年的60多亩发展到了130多亩,年产菜籽七万多斤。一条种植油菜致富的路,在“严家榨油坊”的带动下悄然形成。
种植油菜的人多了,榨菜油的人多了,“严家榨油坊”的生意也因此而越来越红火,名声越来越响,年榨菜籽达七万多斤,收入逾万元。但“严家榨油坊”没有忘记那些让他家发起来、火起来的村民们,为了回报村民们对榨油坊的支持,让村民们都能获得好的收益,“严家榨油坊”利用自家销路广的优势,从二00二年起开展了无偿为村民们代销菜油的业务。
凡是将菜籽拿到“严家榨油坊”榨的油,都可获得这项代销服务。“严家榨油坊”之所以仅限为为本榨油坊榨的油代销,主要是为了防止那些掺假使坏的劣质油进入油坊后坏了名声。
自从开展这项代销服务后,到“严家榨油坊”榨油的村民和购油的客户都越来越多。“严家榨油坊”为村民代销菜油的业务也越来越兴旺,最多的一年竟代销菜油一万多斤,最少的一年也有三千多斤。建坊以来,“严家榨油坊”共为村民榨油菜籽五十多万斤,代销菜油四万多斤。
一个榨油坊带动一个村,一个村影响一个乡,一个乡辐射一大片。很快,种植油菜的人家不仅是姜州乡,连邻近的小坝、中心、火石、铁柳等几个乡的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也逐年高涨。姜州区成了会东县的万亩油菜种植基地。榨油坊也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土地上越办越多,到二00七年全区达到了三十二家,年榨菜籽200多万斤。仅油菜一项就给姜州区的农民带来了近700万元的收入。
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榨油坊的不断增多,为了树立姜州菜油的良好形象,维护菜农们的利益,做到增产又增收,在县、区、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严友国准备以“严家榨油坊”为依托,筹建一个油菜的生产及销售协会,让姜州油菜的辐射面积越来越大,让姜州菜油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