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3月初,一场不约而至的雨雪洗礼,让古镇杨柳青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当雨停、雪消、天晴的时候,春姑娘的脚步也悄然而至,她把春的颜色涂抹在小镇每一棵杨柳枝头。古运河畔,河水蓝蓝,杨柳依依;明清街上,商家云集,
3月初,一场不约而至的雨雪洗礼,让古镇杨柳青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当雨停、雪消、天晴的时候,春姑娘的脚步也悄然而至,她把春的颜色涂抹在小镇每一棵杨柳枝头。古运河畔,河水蓝蓝,杨柳依依;明清街上,商家云集,画幌招展;柳口路上,人潮涌动,车流如织,古镇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千年古镇北国江南
千年古镇杨柳青距天津城西30里,子牙河、南运河从这里流过。这里初名“流口”,后更名“柳口”。金贞祜二年(公元1214年)置“柳口镇”,为杨柳青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今名。
小镇因水而兴,水铸造了古镇的筋骨灵魂,运河边的依依杨柳似乎在诉说当年的漕运盛况:商贾云集,舟楫林立,天蓝水绿,帆影重重,仿佛一幅中国浓墨山水画,历来有“北国江南,沽上扬州”之称。
千百年来,这座精美的小镇固守着一片青青的杨柳,一段灵秀的运河,一张古朴的年画,不事张扬,却备受青睐。这里的每条街道、胡同和大院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留下过美丽的传说。走进杨柳青,随时可捕捉到历史文化的馨香,品味到民俗风情的独特韵致,享誉全国的杨柳青年画就发祥于这片土地,它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被推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杨柳青年画起源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最早开业的画铺为戴家、齐家两家,后又有惠隆、美丽、宪章等字号。在其鼎盛的清雍正乾隆年间,全镇有近百家画店作坊,手工艺人达3000多人,街上画牌相招,彩幌遥对,“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杨柳青年画以木版套色与手工彩绘相结合,既有木版年画浓厚的情趣,又具手工彩绘明快鲜艳的风格。以刻工精细、绘制细腻、色彩绚丽著称。年画内容取材广泛,素以娃娃抱鱼、戏剧人物、仕女等为主要题材。画面上,娃娃嬉乐自在,活泼多姿;戏剧人物神态热烈中不失温婉;仕女淡施娥眉,顾盼生姿。著名的传统年画《连年有余》更是闻名全国。据称,此画内容还与一个小故事有关:清末,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天津义和团经常在杨柳青一带活动。义和团“红灯照”在杨柳青活动时,创作了很多反抗外敌侵略的故事,《渔童》便是之一。故事讲:从前有个老渔翁,在杨柳青南运河靠打鱼为生。一天夜里,他见河中有一团金火,就驾船打上了个白瓷鱼盆。盆底上画着一幅《子鱼卧莲》图,画上有金鱼、荷花,还有一个渔童。夜里,渔翁忽然看到那渔童举着鱼竿在钓金鱼。渔童钓了一条小金鱼,小金鱼溅出金色的水珠,落在鱼盆的四周,水珠就变成了一粒粒金豆子。老渔翁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后来有个外国传教士知道了此事,就勾结官府把老渔翁抓去,要他交出鱼盆。渔童从盆里跳出,与传教士斗争……
艺人心血点染出年画光彩
在杨柳青年画中,戴家的年画以表现小说戏曲故事为主要内容,齐家的年画以表现历史故事为主。清末,出现了集两家之长的霍家画铺,三大派成鼎足之势。
几百年的兴盛后,杨柳青年画经历了清末民初的濒临灭绝、新中国成立后的抢救发掘、“文革”劫难的风雨历程,如今又迎来了年画的春天。目前全镇有作坊画店40多家,新艺人层出不穷,“玉成号画庄”的第六代传人霍庆顺、霍庆有兄弟,目前是天津为数不多的会勾稿、刻版、套印、彩绘、装裱等全过程的人。那天,我们在运河畔的“玉成号画庄”和霍庆顺先生聊了起来。
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第一句话就是:“50年来,我没有离开年画,年画也没有离开我,我是伴随着年画长大的。”据他介绍,“文革”期间,他的父亲为了保护年画母版免遭毁坏,把近300块母版藏在房屋顶棚里,没多久,房子漏雨,父亲又趁着夜色在院里挖了个坑,用油布包起母版埋了起来。后来下雨的时候,埋母版的地方下陷,积了很多水。等再拿出来时,母版都被雨水泡糟了,近100块母板全毁了,后来还有一部分被劈了当柴烧。
霍庆顺介绍,“文革”期间几乎毁了所有母版,只有六七块幸存下来,保留至今。从上世纪80年代起,霍庆顺重新拾起这门手艺。他“画门子”(画室里安装一排可随意开合的门板,练习者站着往门板上画,人们把这叫“画门子”。)一练就是17年,练勾线3年,练刻板5年。他和家人把自己的家宅扩建成“杨柳青年画家庭博物馆”,恢复了年画老字号“玉成号画庄”。
他还几乎跑遍了杨柳青的各个村庄,收集不少珍贵的年画母版及年画残稿。20多年中,他花了20多万元,共收集到200多块老版,其中最贵的版他花了4000元。
为了使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有续,霍庆顺让儿子辞去工作,专学年画工艺。目前在年轻一代他已算是佼佼者。他说“年画不是一家一户的,现在不管来什么人,只要肯学,我都无私地教给他。为什么?这东西毕竟是祖先留下来的,我学会了不传下去对不起祖先,不然他们要花大力气,走弯路,我就走过很多弯路。”
霍家十几口人,四世同堂,全家老少都会画上几笔。赶上春节这样的节日,全家老少齐上阵,才能满足订货需求。玉成号画庄年产量近万幅。正是由于有像霍庆顺这样艺人的天赋、勤奋、坚持和心血点染,才让杨柳青年画这朵民俗奇葩发出夺目的光彩。他的《子鱼卧莲》、《莲年有余》、《四季花开》、《大过新年》等作品驰名海内外,远销港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霍庆顺的画不便宜,他说,之所以要高价出售,主要是想让买主善待他的作品,这有利于“藏画于民间”。另外,要抢救这项民间文化,传承这门手艺,没有资金支持也是空谈。10多年来,他把卖画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投到收集老版、老画中去了。
“杨柳青青杨柳青,青青杨柳是镇魂”。2001年2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在大年初一推出了霍庆顺和他的“玉成号画庄”专题。现在千年古镇杨柳青已成为天津独具特色的旅游地。
在明媚的春光里,我漫步在古运河畔。眼前这舟楫云集的运河、生机勃发的杨柳、历经风雨的年画,必将给这千年古镇带来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