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早在学生时代,我就有了一个作家梦。那是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文艺创作刚走出“文革”的桎梏,出现了一个不小的高潮,满大街的文学青年,同我一样憧憬着作家的美梦。那场面,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是在这样的时代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有了一个作家梦。那是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文艺创作刚走出“文革”的桎梏,出现了一个不小的高潮,满大街的文学青年,同我一样憧憬着作家的美梦。那场面,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开始了诗歌的业余创作,再后来,又涉足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论、曲艺等,几乎所有的文学体裁样式我都尝试过,独独没有对歌词的写作产生兴趣。
大概在一九八五年前后,由于我的小说、散文等习作不断见诸报端,并上了《少年文艺》、《清明》这样的大刊,因此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文艺奖(综合一等奖),于是顺理成章得到文化部门的“青睐”,常常被邀请参与到当地群艺创作的活动中去。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歌词类的命题作业。这个时期的歌词创作是被动式的,完成任务而已。因为对歌词创作没有研究,也就摸着石头过河,写哪算哪,稿子出来了,再让曲作者改定,然后谱上曲子,让歌手拿到市里、省里演绎,参赛。虽然也得到过一些小奖,但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兴奋和创作冲动。我业余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小说和散文的写作上,总认为那才是主流,是正道,是前途。
世事难料。八九年那年,为了进城,我从原来的乡镇中学改行到一家国有集团企业。由于岗位变迁,人生地疏,又同时面临着工作和婚姻的双重压力,几乎让我丢下了手头的一支秃笔。虽然也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命题歌词,并受朋友的委托为电视剧《飘洋的爱》写下主题歌,但终究精力不逮,放弃了最后的努力。2004年,企业改制破产了,为了养家糊口,我风雨飘摇中一路辗转,到了现在的这家民营技校。
本以为二十年的业余写作生涯就这样划上了句号,没想到一次无意的网络游历改变了我的一切,并让我发乎于心、彻头彻尾地爱上了歌词创作。这也算是E时代的一个贡献吧。
回想起来,那是2005年的秋天,我不经意中进入了一家原创音乐网站,这家网站有一个歌词版块,网友可以自由上传自己的歌词作品,然后词友们相互点评,彼此鼓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注册进入论坛,并随便找了一首自己的旧作传了上去。版主和词友们很快光临我的主题贴,并作出褒贬不一的评价。我久违的写作热情就这样无意中被调动了起来。通过网站链接,我从一个论坛到又一个论坛,在不断的穿梭中上传了一个又一个新词,并在互动交流中慢慢了解到歌词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曲式的基本要求,知道了结构、韵律,知道了主歌、副歌,知道了起承、转合。可以说,论坛是我歌词创作的第一课堂,网友是我歌词创作的启蒙老师。至今记得,我第一首成曲的网络歌词《爱在奔跑》(后来刊发在当年的《词刊》上),不少网络曲友争相谱曲,有的出了谱面或单旋律,有的还出了演唱小样,可以想见,那时的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网络的透明、友好、快捷、互动,给了我快乐和信心,也给了我歌词创作持久的动力。初初统计了一下,在不到两年的网络体验中,我写下了约两百件歌词作品,其中被谱曲70多件,有40多件出了声音小样。通过网络交流,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许多优秀的词人,他们当中也包括了至今活跃在现实乐坛的词曲家们。特别是安装了新浪UC以后,这种交流就变得更直接、更广泛。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网络的确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可谓高手如云,人才济济,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我进一步看清了自身歌词创作方面的差距,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空间。
2006年年底,在朋友的鼓动下,我又将写作重点转入形象歌词的创作领域,在用心琢磨形象歌词特点、虚心学习优秀词家佳作的同时,开始有选择地参加一些征歌活动。天道酬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先后有近三十件作品在地方各类征歌征词评选中入围或获奖。其中,《我是蓝天最美的一朵》入选国家跳伞队队歌,《嵊州,你是一颗璀灿的明珠》在“唱响嵊州”歌词征集中获头奖(作为嵊州2007春晚开场曲由浙江曲艺总团演出),《银之都,河之恋》获湖南郴州生态旅游节征歌金奖(由浮克作曲,刘一桢演唱)。
没有双休和假节日,也不能在单位上网,工作性质不允许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业余歌词创作。尽管如此,我还是见缝插针地码着文字,一有时间就泡在网上,交流,学习。对歌词创作的这份情,也许再也无法割舍了。虽然,我偶尔也跳出网络寻找传统的词曲合作,但更多的还是习惯在网络上游弋。在网络原创音乐的花海里徜徉,迎着扑鼻而来的芬芳,我快乐,我满足。
承蒙《歌词天地》抬爱,让我有这样一个说心里话的机会。拉拉杂杂写下一堆文字,感想也好,回顾也罢,也算是对自己歌词创作的一个小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