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我一直以为花是天赐娇物,故可以在那样朴质清淡的绿叶中绽放惊为天人的美丽。各色各异,各形各态,各香各美。每一种都风姿摇曳,美的不甚希奇。繁复的矜贵,简单的可爱,素色的清隽,缤纷的烂漫,总之说不出一个玷污
我一直以为花是天赐娇物,故可以在那样朴质清淡的绿叶中绽放惊为天人的美丽。各色各异,各形各态,各香各美。每一种都风姿摇曳,美的不甚希奇。繁复的矜贵,简单的可爱,素色的清隽,缤纷的烂漫,总之说不出一个玷污的词。在每一种花的独特韵味中,你又可以细细琢磨其中的情趣。如古人所言:“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弄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皆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花开到人眼里,美不胜收,给人美的享受。开到人心里,意韵无穷,牵生层层叠叠的感触。花娇颜惠质,于是为天地灵秀所钟情,成为美的化身;花善解情趣,甚是招人喜欢,惹人怜爱,便成为人们感情的一种依托:或弄花为乐,人们都爱在自己的庭院内种上些花花草草,闲来无事,坐在花圃中侍弄一番,即便只是观赏,心中也别是一番静谧和安宁;或籍花遣怀,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似乎是人的天性,不过人们特别钟情于花,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多愁善感,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失落伤感;或以花名志。中国人自古都讲究含蓄美,花于是顺应人们的意愿变成一种传情达意的介质。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他喜欢田园生活的淡泊宁静。林逋的“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抒发其众人皆浊我独清的高洁志趣。看似言花实为说己,花人已不分。
花开花谢的过程也如一个生命的轮回。沐浴日月的灵光,汲取天地间的养分,终于在花枝上冒出星星点点的花苞,纤细弱小,然后慢慢长大,一日一个模样。终于在一个良辰吉时,蓄积了好些时日的花蕾,慢慢舒展,一片,一片带着犹抱花蕾半遮面的羞怯,顺第而出,羞答答的如刚出阁的姑娘。若此时略沾雨露,晶莹逼目,娇嫩欲滴,更是一番风情丽姿!待到完全绽放,花蕊已经清晰的展现在花瓣之间,娇艳绝伦,绚烂得无边无际。风中摇曳是唯美的姿态,嬉笑调闹间,娇态毕露,碧玉卿卿。清绝不少妖娆之色,嫣然亦秉孤傲之性。花谢,谢了残红,零落为尘泥,归去更护花!有的花是抱枝残,有的是纷纷扬扬的飘落,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离去,都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徒然增添许多不舍和怜惜。
赏花,在于悦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切忌,要无心,生情。触景生情,实乃无妄之灾。质本洁来还洁去,好过乱世惹尘埃。所谓“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是梅花的美;“锦烂重阳节到时,繁华梦里傲霜枝”,是菊花的美。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是兰花的美,倾国倾城的雍容华贵是牡丹的美,勾魂摄魄的妖娆冶艳是罂粟的美,宁神静气的清绝淡雅是雪莲的美。花堪配清尘女子,绝代风华,艳羡入心,绝美动人。一株花是独秀,万千恩宠集一身,自然摄心勾魂。千树万树花开的景象则甚是壮观,繁花似锦,人置身花丛中,翩翩飞红,恍似在梦中,美足慰心,静以养神。
花魂绝尘,花影迷色,花颜销魂,花语解情,花神归位!有花的生活便如无形中注入一股生机和清新,美丽如影随形,心境也豁达明朗。进入花的神妙之中,让花的美深驻心灵,使生命宛如一种开花,成为永恒的喜乐。